读不尽的《飘》,看不倦的《乱世佳人》

《飘》是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十年磨一剑的呕心力作,问世则轰动,继而被改编为电影《乱世佳人》推上荧幕,近百年来久传不衰。

一个古老的南方,一段无忧无虑的光阴,一个风云突变的乱世,一场随风而逝的历程。

她,斯嘉丽·奥哈拉,南方塔拉庄园主的大女儿,在战争的磨难中逆风翻盘,最终从一个任性骄傲的大小姐蜕变成时代浪潮中的女强人;精明的她却对爱情无比单纯,看着她那么固执,甚至盲目地爱着自己虚构出的一尊没有生命的偶像,看着她和真爱的瑞特渐行渐远,不禁感到叹息不已。

一席白裙

为了心中的执念艾希礼,斯嘉丽选择留在亚特兰大照顾身体羸弱的玫兰妮直到她生产,隐忍住心中对母亲埃伦的思念和担忧,在极其恶劣不得已的环境下,亲自为玫兰妮接生。此时,战争已经逼近亚特兰大,斯嘉丽抱着一丝希望连夜赶回塔拉,脆弱的她亟需依偎在母亲埃伦的怀里寻求安慰。母亲是多么温柔和有安全感的港湾啊。

途中,瑞特选择丢下斯嘉丽奔赴前线,她很不解也很气恼。在这里,其实瑞特已将斯嘉丽一行人送出城外,确保可以安全的情况下离开她。去做自己的事情:参军。在斯嘉丽一直以来的爱情观里,喜欢当如同她众多的追求者一样围绕着她转,爱慕虚荣的她,乐于听男人们恭维的话,不善思考的她,以为这就是所谓的爱。她不懂,瑞特栖身在亚特兰大,随时准备做保护她的骑士;她有求,他必应,纯粹是出于一片真心,就算艰难,斯嘉丽也绝看不到一个垂头丧气的瑞特。她一向骄傲、独立,没有朋友可以交心,自我且不关心他人,她不识人,更不懂瑞特。

而瑞特是多么懂斯嘉丽啊。用瑞特的话讲,这叫做物以类聚,斯嘉丽的良心富于弹性,自私又不屑加以掩盖,为人精明而又讲究实际。而这也是瑞特的性格。瑞特拥有走南闯北的丰富阅历,战争开始前,他看出南方空有一腔激情、纸上谈兵,实际上整个南方没有一座大炮工厂,根本不足以对抗北方。战争未开始,便预见了失败的必然,他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不参与这”傻瓜式“的战斗。而南方即将战败,他胸中的家国情怀又促使他愿意舍身去保全大义,这也是他的自我冲突,而斯嘉丽不能够理解。对于这件事,斯嘉丽始终局限于瑞特半途丢弃了她。瑞特的爱,对于斯嘉丽来说,不够明朗,没有一个使她能够确定的理由。

斯嘉丽一心渴望靠在母亲埃伦的怀里歇息,然而辛苦回到家中所面对的却是埃伦逝世、父亲杰拉尔德精神失常、妹妹病重、衣食无着...一刻也不得喘息,一大家子等着喂养,不仅没了依靠,反倒需要屹立起来成为一家之主。而她的本质,其实是一个骄傲任性的小女孩啊,这份重担她是扛起了,生活也教会了她摒弃那些所有埃伦希望的上流社会淑女该有的模样,那些和平年代的产物已经不适用于当下,如今最重要的是跨越当时根深蒂固的观念,务实地养家糊口!也许正是这段经历,斯嘉丽近乎不折手段地保住家园,保住心爱的塔拉,一个独自坚强太久的人,是不懂得如何示弱的。

斯嘉丽在坚强,甚至是强硬的路上越走越远...

瑞特懂斯嘉丽对于阿希礼的爱是多么的荒唐,所以他在等一个小女孩长大。可惜这个小女孩,太过于固执,想要什么就非弄到手不可,也许从来就没有她征服不了的男人,再加上阿希礼来自上流社会绅士礼教的涵养,模棱两可的答复,让斯嘉丽误以为是一种高洁的爱意。阿希礼骑马、打猎样样精通,也义不容辞地参军,在斯嘉丽眼里,他是勇敢的绅士。然而就连阿希礼本人也清楚,自己参军只是随大流,其实内心根本不认可,阿希礼的本质是懦弱的,只想待在书中的温柔之乡,留在过去的回忆里,他没有勇气去做改变。旁观者清,可斯嘉丽就是看不清。直到玫兰妮去世,阿希礼崩溃的表现终使斯嘉丽清醒地认识到阿希礼的虚有其表;直到已经伤到了瑞特的心,斯嘉丽才幡然醒悟瑞特对自己的深情...

然而故事也到这里戛然而止了,瑞特选择离开。此刻的他感到疲惫不堪,哪怕是最永恒的爱也会慢慢消磨没了的,或者说他在害怕,不敢再拿自己的心去冒险了。他了解斯嘉丽,甚至超越了她自己。其实一直以来,瑞特爱得毫无保留却很卑微,他不能够让斯嘉丽知道这份爱,因为斯嘉丽对于爱她的男人实在太残酷了,“斯嘉丽,你会抓住他们的爱,把这种爱变成鞭子在他们头上挥舞。”所以他一直在等斯嘉丽爱上他,很明显,他觉得自己没有做到太累了...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斯嘉丽已经爱上了自己!瑞特因怕遭到拒绝而不愿承认自己的爱,这种精明的戒备心和顽固的自尊心,和斯嘉丽如出一辙。

即使是乱世之中的女强人,难免也会错失许多美好。然而故事的结局,也留下了悬念,我们不妨像斯嘉丽一样期待,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