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十分流行一个词:快乐教育。其实刚听到快乐教育这个词的时候,我很向往,让教育变得快乐,是学生喜欢的,同样也是老师所追求的。那什么才是快乐教育呢?就是为了让孩子快乐就好吗?我也和朋友讨论过这件事,我觉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该学的东西就要趁早。而朋友觉得小孩子就该开开心心的,该学习的时候再学习,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难道快乐教育就是让孩子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放纵天性,自由发展。不想跳舞就不跳舞,不想做作业就不做作业,不想学琴就不学琴……那只有快乐,教育呢?什么才是快乐教育呢?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这本书中就有提到:培养孩子的快乐性格,利用孩子兴趣引导孩子快乐学习,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培养孩子的道德、意志和品质,快乐教育开发孩子的智力,利用大自然让孩子得到快乐的自然教育,以及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等,都是正向积极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
什么才是快乐教育呢?应该是兴趣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就会千方百计的想办法将其干好。所以在教育上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引导孩子学习,让学生在游戏和比赛中培养学习兴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除了培养兴趣还应该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促进孩子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增强应变能力,坦然面对现实,调节现实与自身的关系远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孩子要学会面对成绩不理想的现实,面对玩具会被损坏的现实等等。此时,教师要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态度,让学生去适应环境的变化。我们不能左右事情的发展,我们只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他。假如孩子成绩不理想,但他可能是运动场上的运动健儿,也可能是尊敬老师、懂礼貌的孩子。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且放大他的闪光点,让他朝着最好的自己迈进。我们也可以用一些积极的语言引导孩子学习,比如:“你写的字真漂亮,如果能写的快一点会更好!”“你比上次有了很大的进步,继续努力!”等等。让孩子带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学习,相信孩子肯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快乐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者用更能让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教育,让孩子快乐自主的学习,并感受其中的乐趣。但“快乐”是有边界的,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快乐”教育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