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公交车上面,川流不息的车子,与噪音,感受世界带来的烟火气,恬息安静的闭上了眼睛,用心灵的碰触,代替眼睛的窥探,丝丝入扣地感受空气中的气息。
人说意念随心动,但其实,心是随意念动的,多情总被无情伤,但实际上,在生活中,感情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情绪控制,或干扰的工具,能看透这一点的人,就不会陷入泥泞中。
心理是平静如水,没有丝毫的起伏,这应该是种进步,一种不被情绪干扰,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一种敢于往更高深的生活探索的心态。
众人又来到密室,在密室,它们经常学知识,听故事,或者是分享困难与见识,坚持一段时间后,明显感觉到了平淡与静心。
成长是量的累积,而成功是质的飞跃,厚积薄发,总是不会错的吧。
《清醒地活》里有句话,“众所周知,当你感到焦虑、恐惧或生气时,你是无法很好地应对当前的情况。因此,你要处理好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自己对外部事物的反应。
一定要知道一件事,刻意的信息差是令许多人失足,或者是丧失关系的手段,但在人性的面前,关系的不堪一击,也是人性的弱点,但不是今天的重点。
箔云甯说,今天就由小禹讲本书,《屏幕时代,重塑我们的专注力》
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儿童精神科专家,英属哥伦比亚儿童心理医疗中心主任,拥有超过15年的丰富临床经验。
她提出的全面改善亲子关系的“海豚教养法”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烈讨论,帮助成千上万个家庭走出困境,她也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海豚妈妈”。
这本书讲的是脑科学,它的副标题叫数码时代,如何帮助一个孩子养成健康的习惯。
首先我们要知道手机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据统计,青少年一天查探手机的时间,超过150次,成年人使用手机,就更肆无忌惮了。
据美国权威的《儿科》杂志上刊登的信息,长时间用手机会导致一个人(初学走路的儿童)的脑白质异常,脑白质是什么?脑白质又叫髓鞘,髓鞘是主持脑部神经的运行与传导。
当髓鞘太薄或者是遭到破坏时,神经信号的传导就会变慢,甚至停止,它会导致我们的心理、行为、以及神经病学方面的问题。
伴随着科技产品而来的,还有其它许多的可能性,其中包括网络霸凌、睡眠不足、姿势不良、颈肩背痛、长期久坐、肥胖、孤独、视力下降、焦虑、抑郁、身体障碍和成瘾。
它不仅剥夺了我们的自由时间,摧毁了人们的沟通意愿,甚至是想要生育的基础生理功能。
这就是开篇——精神学家告诉我们,长期滥用手机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那我们的大脑究竟发生了什么,作者说,要了解我们的大脑,就要搞明白5种最关键的神经递质,它们分别是多巴胺、皮质醇、血清素、催产素、内啡肽。
上次我们讲的一本《贪婪的多巴胺》,将它们的功能都做了透彻的描述,今天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过多的屏幕时间,它会导致这些神经递质分泌发生变化,过多的皮质醇分泌,会触发压力反应,对有害多巴胺的过度渴求,会导致上瘾状态。
另外,过多的屏幕时间,会降低内啡肽、催产素,与血清素,等这几种神经递质的自然分泌。
也就是说,过度地沉迷于手机游戏与社交软件,它体内的多巴胺,皮质醇的分泌会上升,但是它的内啡肽、催产素,血清素的分泌会降低。
作者说,完全不建议两岁以下的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两岁到5岁的孩子,保持在1个小时以内,将手机给孩子前,先要确定它有没有三个功能
第一个是:控制情绪的能力。
情绪控制能力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孩子不是通过撒泼打滚发脾气解决问题,它就已经学会了沟通和协商,这能力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第二个是:社交能力。
觉察它有没有与人交往的能力,在没有这一项能力之前,因为手机是单向的、灌输式的内容获得方式,碰到情绪与刺激时,它只能愤怒或者是闷着,压抑情绪与愤怒,是一个导致疾病的习惯,它是导致一切疾病的问题。
对孩子来说就更严重了,主导思考的前额叶,小孩子的前额叶发展还不完整,它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由主导情绪的爬行脑,与主管动物本能的基底核。
也就是说,没有学会理性思考的人,都是由于从小养成的习惯,被情绪与动物本能主导了脑部的发展,而不是由主导思考的前额叶执行的。
第三个是:是管理时间的能力。
没有养成时间管理习惯的人,是注定要与成功插肩而过的,因为时间,从某一方面来说就是金钱,也是价值积累的体现。
不能管理时间的人,撑不起岁月的流逝,创造不了价值的累积,将时间恰当安排,细分成一时一刻去计算,让每一分钟的时间都能产生价值,最后产生复利的作用。
一个人的时间安排也是价值观的体现,你怎么度过你的每一天,就是怎么度过你的一辈子,也就会创造出怎样的一辈子。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五种神经递质是怎么分别体现在手机上的。首先就是多巴胺。多巴胺非常重要,它对掌控我们的行为也非常重要。
手机中有七种掌控大脑的方式。(具体的名词解释请参考樊登读书《屏幕时代,重塑孩子的自控力》)
第一种操纵方式叫红色警报,也叫手机的七种武器。
第二种武器是社会认可。
第三种武器是自动播放与不停刷新。
第四种武器,可变奖励模式。
第五种武器叫偏爱新颖性。
第六种武器叫社交控。
最后一种武器叫社交相互性。
这七招是手机操控大脑的基本方式。
怎么识别我们的孩子是否已经有了网络成瘾的症状呢,作者说,第一种叫渴望性。第二种叫失控。第三种叫强迫性,也就是对手机的兴趣超过了生活中所有的事。第四种叫不计后果。
尽管已经出现了种种问题,如颈椎病、游戏成瘾、身体障碍、焦虑抑郁、肥胖等各种状况,还是不断地延续手机使用的时间,这就叫做成瘾性。
想要脱离多巴胺的控制,解决方案是什么呢?作者说,要像学车一样考了驾照后,坐在副驾驶上陪它上路,告诉它要注意那些问题,最終才将手机给它。
但是很多家长,是在孩子的强烈要求下,将手机给孩子的。
它的意思是说,给孩子交互电子产品前,你需要做一些事,第一你要跟孩子谈谈,问一下,它的手机可以做哪些事,你要一部手机的目的是什么,爸爸又期待你拿着手机做什么?
然后,设立家庭公约,可以部分或全部采纳它,哪些地方不允许玩手机,汽车里,餐桌上,卧室里,这三个地方是不允许玩手机的。
这三个地方玩手机,将氛围全部破坏了。特别是开车的时候,旁边的人一直看手机,你会非常不舒服。
然后,确定每日静止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你吃饭、写作业、读书、睡觉的时间是不能看手机的。在家里的时候,手机自动循环播放的功能必须全部关掉, 手机不要总是不间断地响。
担心被误事的话,可以集中一段时间看一下,但不是总被它催着去看。
然后选择一天作为电子产品禁止日,要确保你们都是清醒的,没有被电子产品占据,用来进行线下活动,最好是在孩子睡觉前的两小时,直至次日凌晨上学前,关掉无线网络。
在公共区域设立家庭充电站。告诉它们手机不用时,都插在那里充电。让你的孩子明白,你需要知道它们所有的密码,还会定时查看它们的手机,它们越快表现出使用手机的自律意识,就能越快获得隐私与独立空间。
交付以后,要时刻观察孩子使用的状况,要是出现成瘾的状态,如果孩子真的出现手机成瘾症状,要以一种冷静与合作的状态,坚定而富有同情心地帮助它摆脱成瘾,要不然它接下来就有可能会成为手机的奴隶。
孩子成瘾,越早介入对它摆脱越有效。同时你也可以寻找专业人士,心理医生的帮助,刚开始,失去手机,它可能会表现出焦虑、愤怒、失眠等不良情绪,父母定要有预期,要允许它这种状况的存在,要避免失控的产生。
你可以换一个环境,换环境不意味着要搬家,可以改变一下你房间的整体布局,让孩子换一下心情,直到它能恢复正常,才能将手机引入,这是对付多巴胺的方法。
今天先讲到这里,我们分三部分来讲这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