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这样的爱,孩子不需要!

01

前几天,看了一个综艺节目,里面做了一个小调查:

孩子最讨厌父母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得票最高的回答是:

“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的确,这样的话,我们经常会听到。

在《妈妈是超人》的节目里,董洁和顶顶母子有这样一段表现:

顶顶一个人在玩耍,董洁要求他过去和母亲一起“享受他们两个人的时光”,顶顶不愿意,董洁说:“你再不过来,妈妈就哭了!”

果然,顶顶看到妈妈的眼泪,就放弃了自己一个人的开心玩乐,满足了妈妈的要求。

很多家长只看到孩子被恐吓后变得乖顺起来,却忽略了孩子心内的紧张、害怕。

02

那天听老妈责备姐姐:“一点也不随我,老是吃完饭不洗碗,非得放到下一顿……”

这不是我头一次听到老妈说这个,早已能倒背如流。

老妈是个很爱干净的人,每次吃完饭洗碗,包括白色抹布都洗的干干净净,晾在那里。如果抹布坏了,那肯定是洗坏了。

她必然是受不了姐姐这个“坏习惯”,于是每次都是边洗碗边责备。

可是,她不在家的那些日子,姐姐也依然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照常吃饭睡觉,没有任何毛病。

其实仔细想想,这些事情本没有对错之分,不关乎原则,可是老妈却因为这个和姐姐吵了好几次,闹的大家都不开心。

在老妈眼里,姐姐永远是孩子,得听话,当然也包括我。

在有限的认知范围内,她要有足够的掌控权,目的只是为了便于管理。

而实际上为了要听话来讨好家长的孩子,却在无形中失去了自我,慢慢变得缺乏主见。

工作以后,我才慢慢发现,虽然我也头脑灵活,但很多时候却不能坚持自己的立场,只因为有人反对,最后每一次创新都以中庸结尾。

父母坚持让孩子听话的后果,让我用一生去买单。

03

北大学霸弑母案,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孝顺听话,自律刻苦,成绩优异,考上北大,光宗耀祖,前途无量……

这样的完美小孩,却在22岁那一年,把自己相依为命的母亲杀害了。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议。

因为从小到大,吴谢宇在外人眼里都是别人家的小孩,上学时乖巧听话,学习自律不贪玩,性格温和,助人为乐。

邻居们都说:“这孩子彬彬有礼,见人就打招呼,和妈妈一起走,重物一定是他提着。”

在学习上,吴谢宇常年成绩第一,德智体发展全面,被同学们拜为“宇神”。

吴谢宇在2012年高分通过北大自主招生考试,入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成为“天之骄子”。

同学说:“只要有不会的题,他都耐心给你讲明白为止;从没见他发过脾气,性格阳光开朗;大学期间每天都会跟母亲打电话,聊当天的学习和生活。”

这样的一个完美小孩,为什么会亲手杀掉自己的母亲呢?

大家猜测是不是因为妈妈对他管教太严格?

吴谢宇否认了这一点,而他的同学也表示:

吴谢宇根本用不着母亲督促他学习,比如他母亲要求他今晚看完这篇课文做个配套练习,但他一个月前自己就通读了全书,做遍了所有可能涉及的题。

在这个家庭里,高标准、严要求早已被孩子内化为心中的铁律。

生活中真有完美的孩子吗?很难说,吴谢宇们这样的乖小孩,并非对电视游戏、垃圾食品和早恋没有兴趣。

他们只是为了得到父母的爱,成为大家眼中的乖小孩,长期压抑自我,自愿被驯化为父母的傀儡。

这是爱吗?不,这是驯化。

04

“你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让孩子失去了自我。

在工作中,没有自主性,不敢表达自己的诉求,从而失去自我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在感情中,没有安全感,长期处于一种害怕失去的不安与恐惧中;

在生活里,他们更仿佛蜷曲在笼子里的野兽,可能某一天,便挣破牢笼,让原本幸福平静的生活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如果孩子从小在家都不能得到无条件的爱和温暖,被自己最亲近的人威胁和贬损。

那孩子何来勇气去面对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孩子何来勇气去拥抱生活?孩子何来勇气去爱人和带给别人温暖呢?

爱孩子,不要有任何的附加条件,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这才是无私的爱。

知愈心理咨询专注您的心理健康,为所有的情绪提供一个温暖安放处,让您从心遇见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