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淦:山西清代第一名臣
◆ ◆ ◆
文 | 品藏君
1
关于做官之道,中国有句老话:“公生明,廉生威。”大概意思是说,官员处事公正,才能明辨是非;为官廉洁,才能产生威望。
做官,当做廉政为民的好官。
在古代,有一位官员,被康熙帝褒奖为:“清官第一、一代廉吏”,他就是家户喻晓的清官、好官——于成龙(今山西省吕梁市人)。
于成龙画像
说到于成龙,品藏君就不得不提,山西吕梁历史上另一位清正廉洁的好官,他就是清代名臣——孙嘉淦【gàn】。
2
孙嘉淦(1683年-1753年),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山西吕梁人。孙家淦和于成龙一样,都是清王朝著名的清官、好官。但在孙家淦出生的第二年,于成龙就去世了。
当孙家淦30岁步入仕途时,对这位被康熙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老乡,很是钦佩。其实,孙家淦与于成龙相比,也毫不逊色。
孙嘉淦幼年时期家境贫寒,康熙五十二年,孙嘉淦中进士,踏入仕途。
做过吏部侍郎、刑部尚书、直隶总督、湖广总督、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大官,是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重臣。
他一生勤政为民,务实清廉;不畏权贵,惩腐除恶;执法如山,敢于担当。三十多次被提拔重用,五次含冤免职入狱。
尽管如此,他始终忠君报国,勤政爱民,严以修身,敬以治学,谨以用权,廉以养德,受到朝野称颂。乾隆称他“老成端谨,学问渊醇,宣力有年,勤劳懋著”,谓之为“正人”,并在其七十大寿御赐“清班耆硕”匾额。
乾隆十八年十二月,孙嘉淦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谥号文定。
孙嘉淦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官40年,以敢言直谏而出名,为两朝皇帝的老师,官宦生涯的主要时段是雍正时期。
3
雍正帝曾评价道:“朕自从继位以来,敢于直言进谏者,只有孙嘉淦一人。”
话说雍正帝性格喜怒无常,登基之初,大臣们皆不敢直言进谏。孙嘉淦首先上疏建议他:“亲近兄弟、停止纳捐、西北收兵”。孙嘉淦的上疏颇有含沙射影的嫌疑,雍正帝闻之,大怒,并斥责翰林院掌院学士。
当时辅臣朱轼在旁边,委婉地说道:“孙嘉淦虽然狂妄,但我很佩服他的胆量。”雍正帝沉吟一会儿,大笑说:“朕亦佩服他的胆量。”并立即召见孙嘉淦,升任他为国子监司业。
清·雍正十一(1733)年【彩羽翔云】匾 孙嘉淦题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注释】彩羽翔云:彩,彩色。羽,鸟的毛。彩羽,指孔雀一样美丽的翅膀。全句解美丽的鸟在云天翱翔。这是朝议大夫孙嘉淦以天高任鸟飞为喻,褒奖并勉励受匾人拔贡生,进入国子监深造,前程光明。
清·雍正十一(1733)年【彩羽翔云】匾 局部
孙嘉淦在清朝雍正年间任职,享有正直名声。他敢于直言争辩,扶正祛邪。因此,也常受到打击。但他无论居住乡间,还是任职朝中,都能至诚待人,始终保持忠言直谏的品质,成为当时受人敬慕的一位官员。
雍正帝驾崩以后,乾隆登基。孙嘉淦担任吏部侍郎,加授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兼任吏部侍郎。
孙嘉淦以敢于直言进谏而著名,他在乾隆帝即位之初上疏《三习一弊疏》被誉为清代“奏议第一”。
说说这“三习一弊”。三习谓:耳习于所闻,则喜谀而恶直。目习于所见,则喜柔而恶刚。心习于所是,则喜从而恶违。一弊谓:喜小人而厌君子是也。
这意思就是说:耳朵习惯于听拍马屁的;眼睛习惯于看发嗲的;心里习惯于盲目顺从的。这三个习惯必然造成喜欢“小人”而讨厌“君子”!
这可是放在奏章里对皇帝老儿说的,是要冒杀头的危险。
远的不说,近代上过万言书而遭贬的最后不得善终的例子,也是很多的。
乾隆帝见到他的奏折,对孙嘉淦十分赞赏,孙嘉淦因此升任刑部尚书。
在刑部尚书任上,孙嘉淦秉公断案。河南郑州有疑狱冤案皇帝曾派遣钦差前往查办,但结果不尽人意。乾隆皇帝命令孙嘉淦前往审理此案,孙嘉将涉案十余人的冤情全部审理清楚。
乾隆三年孙嘉淦任直隶总督。清朝建立之初,为满足民众口粮的需求,曾颁布过极严格的法令以禁止民间酿酒。各地百姓以私酿获罪而犯法者甚多。
孙嘉淦经过调查了解后上疏朝廷,指出酿造烧酒只用高粱、谷糠、豆皮等做原料,并不影响民生,且于民生有利。若一味地禁止百姓酿酒,则不利于民生之计。清廷接受了他的建议,解除了对民间酿酒的禁令。
这对于激发民间手工业生产和改善民众生活都有很大益处。这就是孙嘉淦跟酒扯上一点关系的地方。
乾隆八年孙嘉淦因处理谢济世案不当,包庇属下,被革职,这是孙嘉淦的污点。
孙嘉淦是个清官,不爱钱。这不爱钱却给他带来不少好处。
4
雍正时,在国子监祭酒任上,一次引见期满教习,皇帝对教习宋镐、方从仁不满意,孙嘉淦则坚持认为二人称职可用。雍正便责问他,孙嘉淦接着上奏说教习方从仁不称其职,前后说法不一。
雍正听了大怒,斥责孙嘉淦欺君罔上,并下令将他革职交由刑部定罪,刑部拟定一个“斩”字。
雍正帝对大臣们说:“孙嘉淦太憨,但他不钱。”将他的处罚改为罚往户部银库效力。不爱钱,那就管钱去吧…!
晚年的孙嘉淦自觉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再三乞求退休。乾隆十二年(1747年),皇上准许年已65岁的孙嘉淦告老还乡。
孙嘉淦告老还乡之前,心想自己一辈子从不贪污,没有攒下几个钱,如今荣归故里,还是一副穷酸模样,会遭乡绅土豪耻笑。思谋良久,他让仆人连夜买来十几口厚重木箱,并亲自动手装满了砖头。
第二天,辎重浩荡启程回家。没想有奸佞之人禀报乾隆说孙嘉淦贪赃,私蓄了几十箱金银财宝。
乾隆一听便生了气,当即令人把孙嘉淦和他的骡子队截回来,问:“孙嘉淦,你一贯为官清廉,何以攒了那么多家私?”孙嘉淦奏道:“臣此家私共不值几个钱,皇上若不信,请亲自验看”。乾隆命人将骡驮卸下,打开一看,里面装的全是砖头。
众人都傻了眼,连乾隆也发呆了,说:“孙爱卿,你告老还乡,驮这砖头何用?”
孙嘉淦回答道,臣做官多年,并未攒了多少家私。如今两手空空返乡,百姓以为朝廷不体恤臣下,臣这样做一者为给圣上争点光彩,二者为给老家土窑洞挂个砖面。臣住进去安度晚年,也不枉做官一场。
乾隆听后深为感动,便立刻降旨:见一驮砖头,给一驮银子,卸下砖头,装上银子。
孙嘉淦连连摇头说:“不可,不可!朝廷一草一木,均属国家,倘臣拿走银子,一坏臣名,二损皇誉,实属两败俱伤!”
乾隆见他坚决不要,深知老臣的脾气,只得作罢,挥手送他出京。
孙嘉淦一生出将入相,政绩显赫,被后世称为''山西清代名臣第一人'',备受人们敬仰。
他曾为自己写下《居官八约》:“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
意思是说:对国和君忠诚而不炫耀,对同僚尊重而不骄横,遇权势而不相争,有功劳而不自居,做事务求善始善终,语言务求简明扼要,自守本分不结党营私,节约开支以廉洁自足。
为官治政只有不忘为民初心,保持政治良心,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才能经受历史的考量。
短短42个字,却概括了事君、共人、避争、藏功、止事、要言、守独、清廉等诸多内容,被后人看成是为官做人的八项基本准则。
当然,这“后人”中也包括我们,尤其是身居高位者,居官八约,逐条对照,您能“约”上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