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我来了。
我知道,广东和湖南之间有些高山峡谷。在古代,那几乎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在两年前,我就去乳源走了一下,广东大峡谷,就像大地上撕裂的一道大口,蜿蜒曲折地伸向远方。
而这次,我要继续向北探寻,去到这条天堑的北边去看看。
当车辆一路北行,能看到北江。这条珠江自北向南的水系,不仅构成了广东地面上运输的黄金水道,更是汉民族从北向南迁徙的指向标。大江奔腾入海,也向时间奔腾不回,见证了汉民族与当地百越族血火交融,携手进步的历史。
这期间,山也有些大平原不一样的特色。独立成山,怪石嶙峋,这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村落星罗棋布,田园错落有致。
继续北上,到了韶关地界。喀斯特地貌渐渐少了。反而有了很多那种一块块的红岩,那是丹霞地貌。可惜天灰蒙蒙的,偶尔下起了零星的小雨,不然丹霞地貌的红岩,在阳光下,在绿树的衬托下,熠熠生辉,更是一副别样的景色。
车辆在服务区停下休息。这是已经到了乐昌了。山变得高大陡峭,因为刚下完雨,云山雾绕的,有着险峻的美,又有着青山秀水的温婉。
过了服务区,就进入了广东省最大的隧道群之一了,大瑶山隧道群。偶尔出隧道看到两边的峡谷山峰,不由得想到,古时候,这里难以行走的原因。甚至在建国后,这里还出没着华南虎,也是广东地区发现最后一只野生华南虎的地方。
过了大瑶山隧道群,路的两边开阔了很多。但是极目远眺,高山峻岭依然挺拔入云。我们只是走到了相对开阔的地方,而非到达了平原。
很快,我们过了粤北服务区,看到了两省的界牌。这是我第二次进入湖南。也是纯粹的,第一次到湖南游玩。
在湖南的两天三晚,还是听习惯的,好像在郴州没有吃的特别辣,偶尔一点的微辣,反而成了下饭的美味。而令我更加惊奇的,是这里的人的皮肤,确实比我们广东人的皮肤光滑细腻的感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此刻,给了我们一点地域带来的惊喜。
两天的时间,去了四个地点。而这次要说的,就是莽山。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叫做莽山。但是我知道,这里确实很有苍苍茫茫的感觉。这座山,是我爬过最贵的山,也是最险峻的山,也是最高的山。看到海拔,已经到了一千五百多米。雾气缭绕,仿佛置入仙境。
我是一路坐缆车上来的,而后一直都是水平地走栈道。有需要攀爬的,也是坐电梯就往上走了。要是恐高的,从悬崖峭壁上往下看,也是胆战心惊。
山上的打卡点不少,人也很多,匆匆看完,意犹未尽。我喜欢山,我喜欢水,我喜欢大自然。走走看看,看到自然风光。走走听听,能听好多人文故事。
住在南方的我,没有爬过多少险峻的高山。一千多米,就是我爬过的山的极限了。我知道,有很多更高更险峻的山,但是,去看,去感受,都需要机遇的。我们的人生也不是一样吗?从我们出生之后,在我们面前,其实就有很多人生的选择。很多前辈的人生,就是我们面前的一座座山。
这些山,有高有地,有平缓有峻峭。特别是看一些大人物的传记,就像去欣赏世上最险峻的山峰。而我们自己,又该怎么样去选择,是平凡地度过一生,成为平缓的山?或者努力向上,成为一座高山?山有千奇百怪,人生也是完全不同。
我已经到了三十多岁了。人生已经走了差不多一半了。世间的故事,也看了不少。可是,我依然喜欢年轻的孩子们。我喜欢他们说那些我现在觉得不切实际的豪言壮语,我喜欢看到他们眼睛里的光。我不去嘲笑他们的不切实际,我知道,人生的起步,就是要奋发努力地攀爬。也许,他们真的可以走上我们想不到的高度上去。
从莽山上下来,我们就马不停蹄地从另外一条线回了。一路上的风景大差不差,但是在阳山,我又看到了一座高峰,打开地图,看到这就是所谓的广东第一峰,我知道,我的下一次旅行,已经有了新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