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预报的温度持续升高,但是在同样温度的天气下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1.5米高处百叶箱中空气的温度;体感温度是指人体感受到的空气温度。
体感温度是指人体感受空气的温度,与实际环境的温度存着出入。
体感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但主要有四项:
一是温度,即是天气预报的温度。天气预报的温度越高,人的体感温度自然上升。
二是湿度,通常温度比较高,湿度比较小,人体不感觉到难受,因为人体表的水分被蒸发掉而感觉比较干爽。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的温度下,我们在空调房里除湿,人也不会感觉像在外面那样难受。
三是风速,一定的风速会使人感觉到空气在流动,身体散发出的热量都被吹离体表,即使温度较高,但仍会感觉比较干爽。
四是辐封,太阳直接照射到人身上会使人体温度升高,如果在树荫底下或遮阳棚下,感觉与太阳直接照射就完全不一样,一般阴天与晴天人的体感温度相差4-6℃,甚至更大。地表辐射也是如此,地表温度高,向外散射的热量大,如在太阳照射下的水泥地面与比较凉爽的水体或是湿地,体感温度就大不一样。
由于体感温度可以受到温度、湿度及风速的影响,这个数值又名“THW指数”(Temperature-Humidity-Wind Index)。1958年,美国的Paul Siple曾就风对人体的热流失成正比例。根据这说法和当时计算风寒指数的公式,简化出以下的一条算式:
体感温度(°C)=温度(°C)-2√风速(米/每秒)。
由于和地面的距离所影响的是用温度计可以量度出来的温度差异,其差异不计算进体感温度。
1984年,罗伯特·史特德曼(Robert G. Steadman)发表《体感温度的通用公式》(A universal scale of apparent temperature),如下:
其中AT为体感温度(°C)、T为气温(°C)、e为水汽压(hPa)、V为风速(m/sec)、RH为相对湿度(%)。
同样可看出相对湿度越大、风速越大时,能得出较低的体感温度,此公式则由中央气象局预报各地体感温度所引用。
人体最舒适的温度是:18 ~ 23度,湿度45 ~ 65% RH。
根据实验,夏季人们感到最舒适的气温是19—24℃,冬季是17—22℃。人体总要保持体温恒定。当环境温度超过舒适温度的上限时,人们便感到热,若超过 37℃时就感到酷热,一般人们能够忍受的温度上限是52℃。
相反,当环境温度低于舒适温度下限时,人就感到凉、冷;若低于0℃,就感到严寒。对于一般从事室外活动衣着合适的人,能够忍受的温度下限约为零下34℃。
感觉温度还与风速和湿度有关 以上只是从温度的高低谈论冷、热,这还不全面。其实,所谓冷、热,是人们的一种感觉,它与实际气温不完全是一回事,感觉温度除与气温有关外,还与风速和湿度等有关。例如冬季南方的阴雨天,人们感到透心的冷;而在北方刮大风时,就感到刺骨的寒。
在夏季台风或暴雨到来之前,由于气温高于体温,气温对人体起加热的作用,人只能靠出汗耗热来维持体温平衡,如果这时空气湿度大,汗又不易挥发,人体就会感到闷热异常。如果这时清风徐来,加快了人体热量的散发,人体马上就感到凉快。这都说明谈论冷、热时不能忽略风和湿度的作用。
所以我们在看天气预报的时候,除了温度外,还要看风速等其他信息,综合判断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