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间美好的事物总是无法长久?
为什么所有的生命最终都会走向死亡?
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在主宰着宇宙万物的命运?
伟大的物理学家薛定谔曾提出,人活着就是为了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其实不仅仅是生命,甚至我们所处的地球、太阳系、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都在受到熵增定律的支配。
那么,熵到底是什么?早在1865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首次提出了熵的概念,根据物理学中最基本的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孤立的系统内,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转换,且总量始终保持恒定不变,而熵即为衡量系统内混乱程度的度量。
比如1个5000毫安的充电宝,却无法给5000毫安的手机充满电。这是因为能量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中不可能被100的转化,其中浪费掉的能量就是熵。
而所谓的熵增,就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热量总是从高温流向低温,从有序走向无序,且这一过程不可逆转,只要没有外力的干预,它就会逐渐趋于混乱和无序。
例如,一杯开水放着就会慢慢变凉,常年失修的房子会破败,整洁干净的房间不打扫就会变得杂乱,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熵在不断增加。
熵增定律又被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它揭示了宇宙的终极演化规律,所有生命和非生命的演化进程都遵循这一法则。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符合熵增就会很容易,而违背熵增就会非常痛苦。
比如放弃总是比坚持容易,自律总是比懒散痛苦,其实生命本身就是逆熵的过程,我们通过运动让自己变得更加健康,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去掌控自己的人生,我们每天的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琐事。如果不去积极面对任气发展,未来就会变得越来越差,友情会变淡,爱的人会离你而事业会走向低谷,我们不断吸收物质能量,不断学习获取信息,不断调整心态,这些其实都是用来反抗熵增。
当然,即使我们一直努力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也只是尽可能减少熵僧的错,其结果仍然是不可逆的,生命最后还是会走到终点。
所以,熵增定律也被称为最让人绝望的定律。因为它预示了世间万物,不管如何发展,最终都只有一种结局。
爱因斯坦曾将熵增定律称为科学第一定律,凌驾于所有定律之上,任何一个物理定律或者科学观点都存在证伪的空间。
无论是牛顿力学还是相对论或是主宰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他们都存在局限性,未来都有可能被新的理论所取代,或成为某个更宏大、更深刻真理的一部分。
而唯有【熵增定律】亘古不变,自宇宙138亿年前创生开始,熵增定律就已经注定了宇宙必将走向毁灭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会熄灭, 质子会衰变,黑洞会蒸发,所有的物质都会消失。当然也包括人类。当宇宙的伤达到最大之时,宇宙中所有物质温度达到热平衡,而这种状态或许就是我们宇宙的最终归宿。
让我们想象一幅宇宙终结的画面。宇宙仅存的最后一个文明,环绕着宇宙中最后一颗红矮星建造了最后一个戴森球,带着对宇宙几万亿年的历史怀念,绝望地看着那颗恒星慢慢的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