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徐霞客游记》09-游雁荡

游雁荡日记续2

      十三日。出山门,循麓而右,一路崖壁参差,流霞映采。高而展者,板嶂岩。岩下危立而尖夹者,为小剪刀峰。更前,重岩之上,一峰亭亭插天,为观音岩。岩侧则马鞍岭,横亘于前,鸟道盘折,逾凹右转,溪流汤汤,涧底石平如砥。沿涧深入,约去灵岩十余里,过常云峰,则大剪刀峰介立涧旁。剪刀之北,重岩陡起,名连云峰。从此环绕回合,岩穷矣。龙湫之瀑,轰然下捣潭中,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飘荡,顿令心目眩怖。潭上有堂,相传为诺讵那观泉之所。堂后层级直上,有亭翼然面瀑,踞坐久之。下饭庵中,雨廉纤不止。然余已神飞雁湖山顶,遂冒雨至常云峰。由峰半道松洞外,扳绝磴三里,趋白云庵,人空庵圮。一道人在草莽中,见客至,望望去。再入一里,有云静庵,乃投宿焉。道人清隐,卧床间数十年,尚能与客谈笑。余见四山云雨凄凄,不能不为明晨忧也。

译文

      十三日。走出灵岩寺山门,顺着山麓向右走去,一路上的山崖石壁参差起伏,流霞映照,色彩斑斓。那高耸而顶部平展的,是板嶂岩。岩下高高矗立而又尖峭狭窄的,是小剪刀峰。再往前,在层叠的山岩之上,一座山峰亭亭玉立,直插云天,那是观音岩。观音岩侧面就是马鞍岭,横向绵亘在前方,狭窄的山路像鸟道一样盘绕曲折,越过山凹向右转去,但见溪流浩浩荡荡,涧底的岩石平坦得像磨刀石。沿着山涧深入前行,大约距离灵岩寺十多里,经过常云峰,就看到大剪刀峰矗立在山涧旁边。大剪刀峰的北面,重重山岩陡然耸起,名叫连云峰。从这里开始,山峰环绕回合,岩壁也到了尽头。龙湫的瀑布,轰然作响,向下直捣深潭,那山岩的形势开阔陡峭,水流无所依凭,便腾空飘荡,令人顿时眼花心悸。水潭上方建有殿堂,相传是诺讵那罗汉观泉的地方。从殿堂后面沿着石阶一级级直接往上,有座亭子像鸟儿展翅一样面对着瀑布。我在亭子里盘腿打坐,停留了很长时间。下来在庵中用了斋饭,这时细雨如丝,下个不停。然而我的心神早已飞向雁湖山顶,于是冒雨到达常云峰。从常云峰半山腰的道松洞外,攀登极为陡峭的石阶有三里路,赶往白云庵。那里人已走空,庵也坍塌了。一个道士在草丛中,看到有游客来,看了一眼就匆忙离开了。再深入一里路,有座云静庵,于是就在那里投宿。庵中道人法号清隐,卧病在床已有几十年,但还能与客人谈笑。我望着四面山峦被阴云细雨笼罩,十分凄冷,实在不能不替明天早晨的行程担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