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23-段文婷
《丛林之书》
(英)约夫·鲁德亚德・吉ト林 著作
(美)唐·德雷 绘
(译)司马林
【作者介绍】
约夫·鲁德亚德・吉ト林,英国小说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营房》、(七海》,小说集(生命的阻力》和动物故事《丛林之书》等。1907年吉ト林以“细致的观察、雄浑的气势、新颗的想象与杰出的叙事能力”成为至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英国得主。
1894年,发生在印度丛林、充满异域风情的《丛林之书》问世,因其丰富的文学性和思想内涵的深刻性,成为广受欢迎的经典之作。
【导入】
经过几次实践后,我决定做一场成人的故事分享会,所以选择了这本非常具有故事性的绘本。在匆忙的工作生活中,大家需要空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来享受一段有趣的故事时间。
【讲读】
拿出书来,大家开始各种猜测。封面就是狼孩和一群森林动物在一起,看起来却非常和谐。这里我请同事们开始猜测,为什么叫丛林法则,在这里留了个悬念给大家。
翻开书本后看到一个小男孩在一群狼中间,这位名为毛格力的男孩还是婴儿的时候差点老虎沙尔汗吃掉,结果在狼群首领阿奇拉的允许下被狼群们收养。从此生活在狼群中的他,在勇敢机智的黑豹巴提拉,善良的大棕熊巴鲁,智勇双全的蝰蛇阿卡指导下长大。
他很聪明,能够很快学会一门语言;他很机智,在被猴群携走的时刻不忘记主人语言来报信:他很勇猛,能够用刀子和红狗作战:他很可爱,在巴鲁和巴提拉面前撒娇耍赖:他很义气,据救了狼族首领阿克拉;他值得信任,保护了“母亲”米苏阿和“父亲”的安全:他有智谋,靠着牛群和狼群的配合下,杀死了老虎沙尔汗…,在经历了大早灾等种种考验后,终于回到了人类社会。
因为整个丛林之书的绘本非常长,共有63页,所以只能将大和最重要的部分和大家做分享。
讲解的过程中,重点向大家提问关于动物本性的认知以及丛林法则的看法。众所周知,丛林法则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但是在毛格利这个特别的存在出现后,整本书又出现暗含有温情的一面,当面对真正弱小的动物时,狼群们又会选择放弃捕食。
在水泥森林里讲述真正的丛林故事,总是让人心潮澎的。男生的关心会比较多的在之前出现过类似的社会新闻上,而女生可能更多的在毛格利今后如何生活下去,他离开后森林中原本的伙伴又会是如何一种状态。大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引发了层层的讨论。
【拓展】
1.拓展科普知识。在这本书中,我们又可以学到很多有趣的科学知识,比如,蛇为什么要蜕皮,泥石流爆发之前的动物预感等等
2.认识各类动物,比如鹞鹰
3.延展学习吉ト林的其它作品,比如《基姆》
4.电影《奇幻森林》也是根据《丛林之书》改变而成,作为拓展性活动,推荐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本书。
看完这本书后,大家开始讨论什么是丛林法则。丛林还象征着人力之外的自然秩序:万物生生不息,共处而不必你死我活(但也无须灭绝种类),这样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物链。另外,它是否也暗寓着从林里蕴含了人类的本真?我们很久以前还生活在那里,如今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更多的依赖电子及机械的力量,仿佛不可逆转地剥存了我们回归自然、重返本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