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刻都在为我是富人在努力
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一、底层思维
整天担心生计,是不可能创业的。
你所或缺的东西,会俘获你的大脑,占据你的心智带宽,导致认知带宽变窄。
这里的“带宽”,简单理解就是指“精力”。
穷人的“带宽”很容易被生计占满,再难腾出精力创造财富。
富人则有足够的“带宽”构建上层建筑。
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说,一定要有自己的“保底资金池”。
否则,你只会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最终把「事业」做成了「生计」。
失败也是大概率事件。
就像就像电影「葛伦」所说:
“每花一分钟的心力在营生,就等于少一分钟经营事业”。
二、分层式目标
以终极目标为导向的“舍得”,是一种大智慧。
朝着自己100万存款先努力。
要发展一个系统,就不要在乎小目标的成败。
不要在乎眼下,朝着目标坚定努力逻辑周密,步步为营
葛伦显然深谙此道。
他的每一步都在层层分解大目标。
当他赚到第一桶金后,就进入下一阶段——做市场调查、筹备创业资金。
从倒卖二手车的低杠杆,到二手房的高杠杆。
他将百万创业的终极目标,层层分级。
每一周,每一天,都在完成分层式的目标。
如果你只看到他列下目标清单,然后挨个完成,那你就太小看葛伦了。
实际上,每次定下的小目标,他并未从全部拿满分。
因为他清楚,“有时候你需要输掉一场仗,才能打赢整个战争。”
不求每次小考都拿满分,才是更高级的商战逻辑。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到了创业后期,领悟到“60分万岁”的哲学艺术。
60分哲学,是一种实用主义。
指的是,如果60分够了,就不必再投入大量时间精力。
在复杂环境下,一个具有卓越领导力的人,必定是那种能跳了小目标,死盯大目标的人。
你看,精益求精,“死磕”到底,固然很好,但以终极目标为导向的“舍得”,才是一种大智慧。
三、买家思维
帮用户解决问题
买家思维应该是一个初期创业者的生死法则。
所以,初期创业者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找到买家,剩下的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四、信息差
就是我知道的,你不知道;我能买到的,你买不到。
所以说,处于信息差上游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站在了金字塔顶端
五、专业导向,是典型的“富人思维
「专业导向」,就是典型的“富人思维”。
六、仆人式领导
找到比自己聪明的人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长久的成功,绝不可能单枪匹马。”
想要挑战成功,葛伦也在组建自己的团队。
他从以下3个方面来判断应聘者是否合适:
1、有没有拼劲;
2、愿不愿意长久留下来;
3、相不相信这家公司的愿景。
他要找到比自己聪明的人,将他们的专业知识融入自己做的事。
他也希望团队里的每个人,能成为真正的主事者。
诗人鲁藜在《泥土》里曾写道:
“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道彩虹。
世界首富洛克菲勒曾经说过一句话:
“即使把我丢到沙漠里去,剥夺我的一切,只要有商队经过,假以时日我依然可以成为百万富豪。”
葛伦只是把这句话,搬进了现实,将自己几十年的创业之路,来了场“故伎重演”。
顺便告诉了我们一点财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