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1日,西安市传出一则新闻,有西安家长觉得《魔兽世界》在地铁站投放的广告画面太过“恐怖”,让自家小孩受到惊吓。对此各大媒体纷纷转发,标题都是大同小异的“《魔兽世界》广告角色眼睛流血,吓哭小孩”。
关于游戏的讨论乃至争论,在国内已经整整持续了二十余年,对于这则新闻网友们的观点更是大相径庭——游戏圈外的网友高呼“管管游戏,救救孩子”,圈内的玩家则在高呼“管管孩子,救救游戏”。
禁令再临?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魔兽世界》广告吓哭孩子其实也不是第一次了,早在十一年前,《魔兽世界》还在第九城市手下的时候,它就已经吓哭过一名孩子。算算时间,这名孩子如今也是成年人了,说不定还已经玩上了《魔兽世界》。
十一年前的2007年,正是游戏机禁令高挂,“电子鸦片”呼声最高的时期,当时出现这种“游戏广告吓哭孩子”的新闻,也就只能掀起一点“又来了”的浪花,大概就只有一些《魔兽世界》的老玩家还记得了。
而当时广告里的那位血精灵,即使眼睛没有流血,也还是吓哭了小孩。
《魔兽世界》其实自引入之初,就遭遇到巨大的阻力,2007年的《燃烧的远征(TBC)》版本,由于审批问题国服迟迟不能上线,被玩家们调侃为“特别迟(TBC)”,其后的版本《巫妖王之怒(WLK)》由于存在大量的亡灵要素,最终更是延迟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才正式上线,于是又被玩家们调侃为“忘了开(WLK)”。
直到2014年,游戏机禁令正式解除之后,游戏业界才迎来了巨大的转机,电子竞技也逐渐走上正轨,然而来自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家长群体的敌视却从来没有消停过。正所谓树大招风,作为游戏圈内最著名的MMORPG《魔兽世界》自然是首当其冲,这个首当其冲,就体现在十一年后的《魔兽世界》广告依然可以吓哭孩子。
该管的是游戏还是孩子?每个时代对主流娱乐的批判都从未停歇
2018年9月初,曾出现一则“13岁男孩深夜玩吃鸡游戏,坠楼身亡”的新闻,新闻中的家长称,孩子在玩一款名为“吃鸡”的手游,这款游戏就是“让小孩去跳楼”,告诉他们“掉点血”又会“活过来”,并十分肯定地小时孩子跳楼是游戏害的。
随着采访的深入,该家长一再表示“孩子心里绝对没有压力”,因为父母是“天大的事情都不会说他”,家庭环境也十分优越,父母长期在南非行商,经常有视频通话沟通感情。
然而,许多网友也发出疑问,在这个“孩子越来越缺乏梦想”的时代里,就连六七岁的孩子都知道,会动的玩偶里其实藏着一个人,也知道魔术和电影都是假的,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想像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会因为模仿游戏里的“跳楼”而身亡。
父母和孩子长期缺乏直接交流,却一口咬定是游戏害死了孩子,并表示要将游戏公司“告到破产”,其说辞之牵强附会,少有地让这则新闻的舆论更多地偏向了游戏一方。
游戏圈里的那些“老玩家”们,如今年纪小则二十余岁,大则已经超过四十,这些当年头疼着“防沉迷”的未成年人,如今早已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工作者,而现在他们该头疼的是 “放沉迷”实施得不够彻底了。
这正是许多玩家高呼“管管孩子,救救游戏”的原因。
在雅加达亚运会上,中国的英雄联盟代表队,即使在夺得冠军之后,仍然有人如此评价——
“大家去看看这几天所谓的夺冠画面吧,四个孩子里面三个近视,其中两个很瘦弱,如同吸食毒品,另一个体型肥胖,我不是在恶意贬低他们身体,孩子们也是无辜的,我只想说游戏这样的东西真的值得我们去争夺冠军吗,这个算体育项目?对年轻人不是正面引导而是无声伤害!”
如今舆论的最大矛盾,就在于有自制力的成年人游戏玩家,和缺乏引导的未成年人游戏玩家之间,再加上分级制度遥遥无期,实名制又形同虚设,这个矛盾似乎就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
对此,网上曾有消息传出,有关部门或将出台政策加大游戏产业的税收,部分网友寻思着这会不会是解决问题的转机,毕竟诸如烟酒这种明摆着对健康有害的产业,就是靠着重税的贡献活下来的。但当他们仔细一想,立马就发现这根本毫无意义,因为会被重税制裁的,也就是有着消费能力的成年人罢了。
斗蟋蟀、扑克牌、麻将,这些曾经遭到批判的娱乐项目,如今成了让人津津乐道的文化,甚至成了历史的沉淀,归根到底只是因为这些娱乐项目的地位不再值得主流媒体去批判。
但电子游戏前所未有的渗透率,使得这项娱乐项目在可见的未来中,将长时间占据主流娱乐的地位。不难想象,更多年后的孩子依然会被一个游戏广告吓哭,只不过可能不是《魔兽世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