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婆婆去世不过半年。实话实说,她的去世,除了不用每个月轮流照顾她,她的子女们并没有悲伤,我更是以疫情为借口,没回去送她最后一程。
在她火化的第二天,写了一小篇文章作为悼念,毕竟一个很熟悉的人没了,多少有些失落和感叹。
想当年,婆婆pua我妈,然后我妈pua我,最后与丈夫结婚。开始交往那段时间,我婆婆每天都会“顺路”跟我妈一起下班。等到商量结婚时,我婆婆突然住院了(当时住院全报)。因为公公几年前离世,觉得她一个人不容易,也就不去过多计较。
我丈夫只能借钱,简单在单位下级单位,办了几桌酒席,我们草草结婚。我是个心大的人,并不在意这些。
结婚第三天,我婆婆就让我们搬家,不让回去了,说她心脏不好,需要安静。
第一年,年三十晚上,我们带着大包小包回婆婆家,婆婆冷冷的不理我们,他妹妹叫一声哥嫂你们来了,就回自己屋没再出来,他弟弟一声没吭出去了。我丈夫趴在他父亲骨灰盒上呆了一会儿,我们连一口热水都没喝,就讪讪的回去了。
正好我妈让妹妹来,叫我们去我妈家吃“团圆饭”。于是第一年我们在我妈家过年。
以至于以后每年,丈夫习惯性为我妈家置办年货,包揽了我妈家的大小事宜,从大小力气活到我妈住院,我丈夫基本一个人包揽,我妈需要人照顾后,也是我丈夫陪伴伺候,用他的话说,我妈比他妈对他好,应该回报她。
开始我以为婆婆看不起我,后来小姑小叔结婚,她都会故技重演,才发现婆婆是在捂她的钱包,不想为孩子结婚生子花钱。可怜我小姑,14岁上班,就是婆婆领工资,每个月只给五元零花钱,到结婚也是不给嫁妆。最后把一生抠门的钱给了最小的小叔败光。
我与丈夫结婚三十几年,与婆婆一起吃饭不过十顿,见面总时长不会超过十天,因为她不给好脸色,年节时去看她,都是放下东西就走了,在我最难的时候,婆婆干脆故意找茬与丈夫吵架,无论她怎么无理取闹,我始终保持沉默,我的职业,让我丢不起人,我只能躲着,以至于女儿都不认识奶奶,更别说亲情。
我婆婆老年后,我们也并没有因为她曾经的冷漠耍赖而疏于对她照顾,因为县城很小,怕人口水是一,另外她毕竟是长辈,也于心不忍。
说来也很玄妙,我婆婆在她失智前,突然对我和丈夫好起来,一次居然为我做了一床棉花被子,那时她眼睛白内障很厉害,刚刚做完手术,打电话让我过去,我一到,她从柜子里面拿出一床新棉被,很讨好的对我说,她还有些新棉花,就做了床被子,其实我们好多年不再用棉花被褥,早就换了柔软舒适的真丝被和羽绒被。但我还是假装很喜欢的样子接受了,扛回家,不为别的,因为她已经风烛残年,很多事已经无法改变,现在我日子过的很好,何必去纠结过去呢?
从那以后,我和丈夫隔几天就会回去看她,随手帮他打扫房间,做做饭,每次给她带回一些她喜欢吃的东西,她每次都会故意在院里大声说:这么贵,以后别买了,吃啥都一样。估计是让邻居听的。但每次回去,都是匆匆忙忙来去,每次控制时间在一两个小时左右,真的怕她烦我们。
不久后发现,她开门越来越慢,有一次回去看她,竟然不给开门了,找人打开门,她呆呆的坐在电视机前,对着电视,电视里根本没开。叫了几声才猛然回头说:你们来了。
那天,把几个弟妹叫来,商量陪护问题。从此开始了轮流陪护的日子。
开始一旦她清醒,就会赶人走,她不喜欢子女待在她身边。当然是有原因,长辈的私事不便多说。但大家都只当没听见,继续留在那里。
去年,她突然开始说胡话,大喊大叫,说着听不懂的话。从开始一两个小时喊一次,后来十几分钟就喊一次,喊完就睡去。可苦了陪护的人。后来大家实在受不了了,就送她去养老院,找了一家当地最好的养老院。我去看过她几次,她都没认出我来。
看见曾经猴精古怪的婆婆,带着纸尿裤,坐在轮椅上萎靡的样子,油然心生怜悯,感叹生命脆弱。
今年临近春节,养老院来电话,说婆婆身体不适,丈夫赶回去,送婆婆去医院,由于二小叔三小叔都在病中,小姑本来身体就不好,丈夫只能一个人全天陪护了一周,实在撑不住了,送回养老院,春节后,过了两个月,养老院又说她身体不好。丈夫回去,跟其他弟弟妹妹商量陪护 ,大家依然都说身体不行,我丈夫又一次独自在医院陪护,小姑白天过去帮忙,这样过了不到一周,婆婆在一个凌晨走完了她的人生,安静的走了。
几个子女如縛释重,哪里还有悲伤?
后事呢,大家装样子,办丧事儿,毕竟大家都曾经就职于政府部门。脸面还是很重要的。呵呵。
我婆婆,晚年应该还是很可以的,应该是寿终正寝。虽然她对子女付出不多,但要求也不多。只是在后几年不能自理才需要子女陪护。
她的一生,没有温情,不知道她内心到底有没有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