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骨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认知行为疗法理论与技术

贺变丽  焦点解决中级十期  洛阳嵩县  坚持分享第405天 2019—7—22

主讲:周社刚,医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心理师,河南省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长期从事青少年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周博士讲解的认知行为疗法能贴近生活,将枯燥的理论讲解的通俗易懂,又兼顾专业人士的理论技术,激发了大家兴趣,开阔了我们的视野。现将周博士所讲内容整理如下:

      举例:

        刺激事件以及对事件的解释:约定会面朋友迟到了。

        a.朋友在来的路上遭遇车祸

        担忧、焦虑,尝试打电话,出汗、心跳。

        核心信念:基于童年对自己、对他人和对世界的看法,绝对真理。

        我是一个不幸的人。

        中间信念:厄运会发生在我身边的人身上,世界充满了危险。

        b.朋友不愿意和自己玩。

        沮丧、痛苦;哭一场、喝得烂醉

        c.自己把时间搞错了

        d.朋友忘记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1.治疗师的准备:

行为疗法: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

经典条件反射:阿尔伯特和皮特操作性条件反射 :强化。

认知疗法:想法很重要,他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中介变量。

贝克:歪曲或失调的思维对情绪和行为有重要影响,是心理障碍的基础认知,行为整合。

        2.认知行为治疗的作用

        改变对事件的解释,从而改变反应。

        认知重建对想法进行质问,当这些想法不合理或没有用处的时候,进行重建质问:“我很确定的知道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吗?”“有没有其也方式来看待这一情况呢?”

        意识到有很多解释,做出不同的反应。 

        行为技术:暴露、社会技能训练、放松、结构化问题解决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3.初次接触

        对来访者的不安、尴松要敏感

        寻找合适信息,寻找下一步治疗计划,而不是全面评估和诊断。

        入手:面临的问题

        我今天能帮你就做什么?

        为什么今天联系我们?

        最近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缓解焦虑:强化分享行为,问题正常化。

        提出建议:想得到的信息是预约,转介或相关信息。

        安排来访:告知来访目的、内容、时间,达到方式费用、其他制度。

图片发自简书App

      会见前的准备,准备事项:来访者基本信息,准备填写的表格、知情同意书,测评工具,穿着。

        与来访者在咨询室中:最初几分钟的重要性,建立关系,让来访者感到放松,感到关注,自我介绍,称呼,介绍记录会谈,会谈业务,获得测评许可,心理测评,讨论保密性。

        评估:目标,诊断,描述症状,初步解释,制订计划。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