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当产生冲突时,不要硬碰硬。先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有逻辑地讲出自己的理由。
02.虽然如此,但我的观点从未改变:成功从来都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事情,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依然不是。基于比较的成功观,是伤人的、害人的。事实上,对于年轻人来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而且,这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才是人人都值得追求的事情。而成长其实只有一条路——积累。
—摘自《把时间当朋友(第3版)》阅读说明 李笑来
————————————
你是如何定义成功的?又是如何实现自我成长的?
成功往往让我们望而生畏,有些人被目标吓退了,从而停止了追逐的脚步。成长没有那么功利性,每当我们成长一步,我们的喜悦就多一分。内心的喜悦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动力,以至于他们可以耐心的去成长,对时间无感,产生更多的心流。无数次成长的累积,带来了成功。
看到好多人通过写作在财务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自己也是心生羡慕。一直以来主观的想法对于实际有用的想法。昨天听到一个经济学概念,那就是“耐心”。葡萄酒比普通价值更高,人看得越远就越有耐心,而人越有耐心,产品就有更高的价值。在技能方面也同样如此。但是技能的熟练不是时间的堆积,而是按照正确地方式积累,也就是刻意练习。
想要学习写作,可以先从写读书笔记开始。有感悟的锻炼也一段即可。这个过程降低了开始写大篇文章的难度,也同时是积累自己素材、认知的一个过程。
03.读历史书的价值在于启发我们的智慧,从古代延伸到现代,会发现智慧是普世的。历史书还是一个了解人性的窗口。在这个大社会中,我们依靠与人一起协作生存下去,所以了解人性是一门必修课。第三的作用在于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时候在两难的时刻才能展现出更真实的自己,从而为你所知。但是现实生活中,两难时刻比较少。在历史中遍布着这样的两难时刻。如果你想要更多得了解自己,碰到这样的时刻,盖上书本,想象一样自己是如何做选择的。那会是你了解自己的一个途径。
04.情绪不好是智慧不够
孩子考试没有考九十分以上,被爸爸劈头盖脸痛骂了一顿,怎么难听怎么来。“不好好学习,以后就等着扫马路”,“怎么就那么笨,为什么某某每次考那么好,可是你呢?”
我们内心希望孩子在成绩上出类拔萃,希望孩子有一个在出社会前有一个好的起点,这是大多数父母的心理写照。可是现实总是无法合自己的心意,简单的口算题也会做错,这更加牵动了父母敏感的神经。
首先要知道,孩子的以后的成就不是以分数为标准的,影响成功的因素很多。如果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淡定很多。
一次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孩子去学习如何面对以后的各种考试。好的妈妈是这样做的,把试卷拿出来,跟孩子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及以后该注意的一些点。这样孩子也会更加理性地看待分数,不因物喜,不以己悲。
在如何实现财务自由这件事上,也是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但是我们常常陷在情绪里,认为瞎想以及负面情绪的宣泄就可以解决问题。
殊不知,这样不但没有好处,而且还有其他坏处。我们应该把时间用在正确的问题上,而不是无意义的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