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乐一狸
这部以两个男人为主角的电影,在制作完成五年后,终于登陆院线,为中国观众赴一场经时之约。
影片在开场便交代了罗麦(杰瑞米·埃尔卡伊姆饰)的死亡,而另一位男主赵捷(韩庚饰),带着痛失挚爱的落魄,行走在四个时空:他们初识的巴黎、热恋的北京、独行追索的西藏和送葬的终点普罗旺斯。
四个时空数度交叠、来回穿插却不显杂乱突兀,叙事场景有前后游移,却不慌张:无论赵捷身处何处,罗麦都魂影相随。而现实世界,始终是赵捷一个人的孤独行走。
电影始终围绕着——爱——这一主题刻画细节,越过国籍、文化、性别的藩篱,到达永恒的追忆与怀念。正如王小波所言: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赵捷在失去爱人后,在追索和怀念的旅途中,发现了罗麦人生最后一站——西藏——这个超脱了生死、灵肉、爱恨的诗意世界,也找到了永恒的精神家园。
回顾导演以往的作品,总在片头虚设一段亡灭的记忆或生命,让主人公在失忆或蒙昧中,被冥冥之力牵引,最终了悟事关生死的圣谛。王超笔下的人物,在那看似无意义的客途中,步履不停,直至亲历血肉真相,于死亡面前彻悟命途、重塑自我。情节收束举重若轻,空留一丝回响。
最后,赵捷回到罗麦的旧居,夜里躺在爱人故乡的床上,回想他一幕幕悲喜人生,终得安梦。他梦回高原藏民群欢祝祷的场景,人群中,他俩身着藏戏长袍,相对共舞。全片戛然而止。
片中的每个场景,都以独特色调彰显着迥然世态:都市的嘈杂浮躁、乡村的温馨闲适、高原的辛猎生猛、雪山的威严摄魂。时空片段的交错剪辑,让故事在迥异的东西方背景下,彼此吸引、靠近,以独特的死亡文化和宗教哲学为契机,实现了人类命运在共同情感面前的文化融合。
最终,两个男人带着各自的罪与罚,在肉身余烬和灵魂升腾中,完成了对彼此的度化。爱成为超越物质与记忆的符号,见证着不朽与永恒。
片中的大段的空镜头及远景关照,让旷达的青藏高原和鲜花遍地的普罗旺斯,如沐圣境。这两处承载着生命渴求和魂梦归安的场所,让影片跃上了思想与艺术的双高峰。
封存五年的《寻找罗麦》,最终的公映版本只有83分钟,除却午夜潮男趸簇的GayBar,和寥寥数句暗示性台词,并无明确的同性情感指向,也未见两位男主有事实层面的亲密。直到影片结束观众才恍悟:“同性恋”不过是一重隐喻,代表着重压之下的都市症候和普遍迷茫的社会情绪,唯有慢下来,向内倾听自我,方能获得通透与解脱。
这部杂糅了自然、宗教和朴素出世哲学的公路片,将同性情感濯缨沧浪。感谢王超导演,为LGBT影片再添纯净文本,为同志人群的媒介形象正名。
没有爱情戏的《寻找罗麦》依然动情,情在每一步天涯行旅、每一眼日常对望、每一缕田园幽香和每一刻晨昏交错的脉搏中,闭目颂经,须臾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