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高山流水长远
今年的端午节还是在我舅子高强家过的,因为在他家过,吃粽子不用花钱去买 。
凌晨,天不见亮就被叫了起来,说是送高强到县城卖粽子去,我一看手机,唉,还不到四点半;昨天本来计划今天起早点到外面河边去钓半天鱼的,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多。
高强排行老四,其上还有三个姐,先后出嫁。父亲高龄多病,母亲,大姐已去世。其下有二女,一女容容现在成都一所幼儿园实习,另一女佳佳在镇上上初二不住校。由于这种家庭成员结构,两口子也不便抽身外出打工,无奈只好向土地谋食,队上有人不愿意或没劳力种的田地,只要在他家附近的,都收拢来种上柠檬,佛手,李子,桃子,还有各种蔬菜等经济作物,养着上百只大大小小鸡鸭,鹅也有十多只,另外还人工种了几亩田的水稻。平时晚上加点包十斤八斤米的粽子去卖补贴家用。所以日子过得辛苦,劳累,但他们感觉充实,生活过得紧紧有条。
这不,过端午节卖粽子的机会来了,哪能错过呢,昨晚,饭前就泡上几十斤糯米,饭后,除了我老岳父外,一家大小分工合作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用粽叶包粽子。手脚麻利的,包到十一点,手脚慢一点的,又稍晚一些,还要蒸好出锅。
快到五点我才从楼上下来时,粽子已装箱上车。他们商量决定分两个组去卖,一组开三轮车到镇上,另一组开小车送到县城。到镇上近,只几公里路,是我舅子的二女儿和她妈两人去。另一组远,到县城二十来公里,高强和他二姐去。
我送他们到县城后,天刚见亮。市场的摊位上已有不少人,卸下粽子便开车回了家,目的地在河边,目标很明确,那就是钓鱼,一刻也不容耽误。
时间到十一点,还没钓着什么鱼,他们卖粽子的前后全回来了,卖得快的原因想必是:今天过节买的人多,价格适中,口味好,份量足,舅母子还一直在后悔说没有多做;而我这儿没钓着鱼的原因是:今天有点闷热,没鱼口,钓饵不好。只好早早收竿回去等饭吃。
回去一看,请来过端午节的客人已到了,堂屋里两张大桌上已堆满了凉热菜,掌勺的是我三妹的女儿汤瑶,能干,而且还在厨房捞衣扎裤地继续炒着。
来的客人我全认识,有舅子的老岳父岳母,舅子的大姐夫,还有大姐夫的儿媳带着俩孩子,另外还有他姨妹和他男人。
今天餐桌上的主角粽子是必不可少的,其馅有红糖,大枣和腊肉。美味佳肴加美酒,推杯换盏,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钓不着鱼,下午就陪客人摘李子去。舅子种了几十棵李子树,今年的李子结得特别的好,挂满枝丫的果看上去的确爱眼,但是什么东西只要一多就卖不上价,五毛至一块五一斤。树上结的李子压弯了树的腰,有的只好用竹竿木棍撑着。舅子也懒得摘去卖,所以客人随便吃,随便摘,口味也有好几种:有甜的,有酸的,有甜中带酸的,有酸中带甜的,还有口味偏淡的,也有口味偏重的,尝了摘,摘了尝,摘大摘小随便,都可以。几种口味全摘也要得,并不伤舅子的表情,甚至他还爬上树帮着摘,笑嘻嘻的边摘边问,还要不要,还要不要?客人说有了,这么多够了啊。
钓不着鱼,晚上就决定去下白条网。船和网都是在拼多多上买的,船是橡皮船,网是百米长网。
把船充气扛到河边放下水,此时全靠手电头灯照明,水位在涨,我和舅子上了船,舅子的大女儿就在岸边带着船绳,还用手机不停传视频,影像虽不太清晰。
船一划出去,才发现水流很急,原来上游大概是下了大雨。当船靠近对岸时,才发现与船下水的地方已相去甚远。好在我们都会水,一点也不怕。既来之,则把网下之。高强掌船,我就下网,本想沿河横着放,但办不到,因为流水太急,一心想往河中放一点,但很快就飘浮到河岸附近,也只能如此了。放完后便把靠上游的网头找个树枝拴好,然后划回对岸去等待鱼儿上网,打算等更久一些时间才有可能上更多的鱼,然才等了两小时不到,天好像要下大雨了。赶紧划船过去收网,费力划到河对岸边顺着手电光看去,发现拴着网的树枝已断掉了。
“网呢?”我问
“被水冲起走了”舅子说
“赶快划去找找?”我又说
“还找个鬼哟,水这么急,早就不知冲到下河的哪儿去了”舅子说
眼看就要下大雨,头灯也快没电了,我两只好作罢,悻悻地费劲把船划回对岸,起岸扛着水流水滴的船回去了,得了个一身湿透,时间快到子夜十二点。
不一会外面便下起了瓢泼似的大雨。
“鱼呢?”正蒸着粽子的婆娘问。
“明天早上去取。”我说。
这时一个像鸭叫的声音传来,我知道这是我老丈人还未睡着,那声音是早年喝鹿茸酒喝的:“你们啦……还是缺少经验,想当年我……”
就别想当年了,今天的端午节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