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在公众号 沁钰悦读,文责自负。)
《小王子》是一本可以从小读到大的书。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说,这是一本献给大人的书,那个大人曾经也是个孩子。我们曾经都是小王子,但长大后就变成了形形色色的大人。没有在深夜里痛哭过的人,读不懂《小王子》。唯有经历过成长的伤痛,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辛酸。
《小王子》讲述了飞行员迫降在沙漠中,遇见了一位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小王子曾在自己的星球上,与一朵玫瑰作伴,他拜访了6个星球,来到了地球。这本书出版已八十多年,每年在世界各地仍有上百万册销量,总销量达2亿册,仅次于《圣经》。
英国作家尼尔·盖曼曾说:“《小王子》是一本让人读完后,感到既悲伤又充满希望的书。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幸福往往隐藏在那些看似平凡的事物中。”当我们长成大人,心中的贪念越来越多,再难找到儿时的纯真和快乐。幸福离我们那么近,又那么远。
飞行员六岁时,读了一个故事。蟒蛇吞下猎物后,完全不咀嚼,要花六个月时间边睡觉边消化。他觉得太神奇有趣了,仿佛自己正在丛林探险一样。他把这个画面画了下来,然后兴奋地拿去给大人看,问他们怕不怕。每个人都回答,帽子有什么好怕的。飞行员又把蟒蛇的内部画了出来,很直白地可以看到,蟒蛇的肚子里有一头大象。大人们说,别再画蟒蛇了,还是专心学习地理、历史、数学和语文吧。六岁那年,小飞行员放弃了当画家的志向。
飞行员说大人只热爱数字。如果跟大人说认识了新朋友,他们从不会问:他的声音是怎样的,喜欢什么游戏,收集蝴蝶吗?而是会问,他多少岁,有几个兄弟,他父亲赚多少钱?如果跟大人说,看到一座漂亮的红砖房,窗户上摆着绿植,屋顶有许多鸽子。那大人是想象不出的,但如果说看到一座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会惊叫,多漂亮的房子呀!
孩子简单而纯真,他们用好奇的眼光打量一切。一朵花、一只蚂蚁、一片云都能让他们欣喜;而大人被规则、数字和功利束缚,早就忘记生活最本真的模样。
杨绛曾说:“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我们常常本末倒置,忙于追逐未来,忽视了身边的点滴幸福。总以为幸福遥不可及,需要达到很多目标才能获得。其实真正的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只需用心去感受,就能找到。知足常乐,感恩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确幸,这就是幸福的真谛。
小王子曾拜访了一个星球。上面住着一个爱喝酒的人。他默默地坐在许多空瓶子和许多装满酒的瓶子旁边,有点悲伤地说,他在喝酒。小王子问他,为什么喝酒?他回答,为了忘记。小王子问,忘记什么?他低着头说,忘记羞愧。小王子问,羞愧什么?他回答,羞愧喝酒。用喝酒来忘记羞愧喝酒,听起来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这种逻辑正是许多人焦虑的缩影。
《伯恩斯焦虑自助疗法》中提到:“人们经常会有一些错误的认知思维,比如揣测别人怀有恶意,只看事情消极面,情绪化推论,罪则归己等,改变这些消极思维方式,很多事就能释怀了。”我们往往不是被事件击垮,而是被对事件的错误解读击垮。过往的经历,无论是美好的还是遗憾的,都已随风而去。
泰戈尔曾言:“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伤心,那你也必将错过繁星。”沉湎于过往的遗憾,只会让我们与当下的美好擦肩而过。唯有专注眼前,从最微小的行动开始,让每一步都成为驱散阴霾的光。真正的智慧,不在于避免失去,而在于懂得珍惜拥有的。立足当下,过好每一天,方能获得内心的平静,拥抱幸福。
小王子来到了拜访的第五个星球。它是所有星球中最小的。那里的空间只够容纳一盏路灯和一个掌灯的人。掌灯人的工作是早晨熄灯,晚上开灯。星球每年转得越来越快,但规定却没有改变。小王子到来的时候,星球每分钟转一圈。点灯人每分钟都要点灯和熄灯一次,连一秒钟的休息时间都没有。他虽然苦恼不已,但仍按照规定,尽忠职守地忙碌着。有人说掌灯人墨守成规,不敢打破规则,不懂与时俱进。其实换成我们自己的人生,一样被无数规则束缚着,又有几人有勇气去打破?
不结婚就不会幸福,不生孩子生命就不完整;稳定工作才是正途,三十岁必须立业等等。人人生而不同,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节奏。
有一首流传度很高的小诗治愈了无数人:“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快三个小时,但加州的时间并没有变慢。有人25岁就当上了CEO,却在50岁去世;也有人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步程,都有自己的时区。放轻松,你没有落后,你也没有领先,一切都很准时。在命运为你安排的时区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们总在追赶别人的时刻表,却忘了问问自己的内心要去哪里。规则是前人制定的轨道,我们的人生本该是旷野。人生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勇敢地去书写自己的答案。忠于自我未必有结果,坚持努力也不一定会成功。但我们所做的每一个选择,获得的每一份体验,构成了此时此刻的自己。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能做自己热爱的事。
在《小王子》的童话里,我们重拾了孩童的纯真,读懂了成人世界的荒唐与无奈。幸福就是那些平凡的小确幸,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以及内心需求的满足。隋代大儒王通《止学》中有文:“欲无止也,其心堪制。惑无尽也,其行乃解。”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知足者方能达到心灵的平静。愿所有曾是个孩子的大人,重新记起,生命最初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