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阅读 | 正面管教006孩子的行为取决于他所相信的事

金句:孩子的觉察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却很差。孩子们并非是存在这个问题的唯一群体。

金句:她的行为将取决于她所相信的事实,而不在于真正的事实。

感想:

孩子的觉察能力很强,父母的一个小动作、小表情,都会对孩子产生非常深的影响。

比如父母生气时会说:“你再这样,就不要你了。”

这句话,基本所有孩子都会当真。虽然我们知道这只是句气话,只是想让孩子改变行为,但是孩子们只相信他们认为的事实。

一句“不要你了”,孩子的归属感一下子就没有了,他们会感到无比的恐惧和无助,这时候他们可能会痛哭,会抱住你不放。但是这与他们之前惹父母生气的行为一点关联都没有。

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概念——有条件的爱。培养的同样是“他尊”,而不是“自尊”。

而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告诉孩子真正的事实是什么。

孩子们并非是存在这个问题的唯一群体,我们很多大人也会只相信自己认为的事实。

比如领导批评下属做的工作不到位,下属可能就会认为是领导不认可自己、甚至是刁难自己,然后转头就要辞职。

事实是什么?事实是领导只是就事论事,工作确实没做到位。但是低自尊成长起来的人,只会认为别人是针对自己。

心理学有一个疗法,叫做认知行为疗法。讲的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来梳理焦虑情绪。

比如你总觉得自己很差,工作做的不好,但是别人并不是这样评价的。这里面就存在认知偏差。有的人很在意自己做的不好的20%,却没有看到自己做的好的80%,对自己的评价就会偏低。

如果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认知,找到自己擅长的点,认可自己的优点,焦虑情绪也会得到缓解。那么,下一步你也会更加积极的生活、工作。

-你好,我 @满满 是【满满的奇思妙想】,专注财商教育,家庭教育。会计师,心理咨询师三级,盖洛普优势训练营守护者,师北宸老师写作营的学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