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来标题是想写“二本高校”的,然而……我的母校居然在这几年从二本中的战斗机升级成为一本,我也是最近偶尔翻新闻看到的,吓得瑟瑟发抖:)祝愿我校发展的越来越好,笔芯!
6月底,各高校生都开始陆续放假,大三的学生积极点的都已经面试完,走进公司开始实习拼搏厮杀了。在这一波实习热潮中,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如BAT等的实习岗位可谓是非常热门的,那么我先讲我的亲身经历,再来分析下如何把握好机遇,进入互联网公司,为自己的将来铺路吧。
我的经历
关键词:新闻学、有过实习经历、海投失败
普通学校非985非211,新闻学专业,参加过一个大社团和一个小社团(玩票性质,身兼不怎么重要的职位),大二暑期有过1个月的小公司文案策划实习经历。
在大三的时候浪了一个暑假……之后,从开学时就投简历,无论是实习到校招,只要是带“策划”、“文案”字眼的都会去投,但因为好高骛远,大部分面试进得了笔试进得了第一轮面试,总是在第二轮面试时卡壳。终于在12月份的时候放下心态,找到一份知名互联网公司(来来去去就是那几间啦)的文案策划实习,满3个月后,凭借实习生身份跳槽到其他知名公司。
时间赶早不赶晚
互联网公司的校招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早的,9月份就开始抢人,更有甚者如阿里巴巴8月份就笔试了,基本到了10月份已经是算晚了。千万不要吊儿郎当地随便错过了心仪公司的校招,不要误以为还有下一次,秋招一年就这么一回,浪费了应届的身份,再进那就是难上加难的事。
这时候你说:哎,不是还有春招吗?拜托,春招招聘的,都是秋招那会儿剩下的岗位,还能剩有多少?况且春招跟你一起竞争的,有未赶上秋招只好赶春招的海归、总结好秋招失败经验准备充足的同届生、嫌秋招拿的offer不好再试试的学霸……除非你非常优秀,那我也无话可说。
那么该如何获取这些校招信息呢?
这个年头,最佳的选择就是去关注公司的正规招聘公众号,嫌麻烦信息复杂,那就关注专做招聘类的第三方微信公众号。
有些公众号专门做校招信息汇总的,专门给你做好了每家公司笔试时间表格、职位选择、面试技巧,还专门建群教导,认真照着来做,总比一个人瞎来好。怕有广告嫌疑就不摆出那些公众号了,其实来来去去靠谱的还是很多的,耐着性子搜几个关键字“校园招聘”、“offer”啥的,一个个加上那些公众号并不难。
学校很重要,又不那么重要
当初我开始一个个网申时,身边的朋友就曾质疑:我们的学校肯定是第一眼就被刷掉的,还是别浪费时间了。
可是据我当时最终收到的笔试通知来看,起码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网易……大部分的公司,只要你的学校不是差到哪边去,认真填写简历,专业/实习经历对的上他们的职位需求,笔试机会还是会给你的,并不存在第一眼就从学校方面把你刷掉的说法。
哦,还是有例外。除非你,投的是类似网易游戏管培生等这种岗位。(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近几年网易游戏招的管培生的信息,保证你受刺激……)不过我没投过,因为错过了网申时间段。
实习经历或者作品,你总要有一样
积攒实习经历就不多说了,幸运的是大二暑假时老师就逼迫我们去实习,才好让我的简历不那么空荡荡的。
有人会说:完了,我连一段1、2个月的实习经历都没有,怎么办。
NO,经过那么多次面试,我发现的是,我在小公司的实习经历其实根本!没人!care!他们在意的,是我当时在实习时写的文案作品,例如影视脚本、微信活动文案等等。我从傻傻地只带了一份粗制滥造的简历就敢去面试,到一上场被问实习经历时,不用对方说就直接拿出iPad展示过去的作品,由被动到主动,这些都是用时间买来的教训。
所以,即使你没有实习经历也没关系,你有作品就行了。如果你应聘的是文案策划,你就拿出你在简书、公众号、知乎等发过的文章;应聘的是产品运营,那么关于对他们公司APP的分析类文章是不是该来两份?只要能拿出对应的作品,你就分分钟甩开了竞争者一大截。
过去没作品也没关系,从今天起准备也不晚……等等,你说你懒得准备?那你,就真的跟“我没钱没房没工作但我有一颗爱你的心”光说不练的人也没什么区别了。
重点来了:抓住每一个非校招的实习机会
然而我的实习机会并不是靠校招拿到的,是靠关注每一个实习信息时恰好拿到的。11月份时我没有拿到互联网公司的offer,只在一次招聘会时拿到了一家小企业的offer,毕竟我无论从学历背景、面试准备程度(那时还没领悟到面试的真正精髓,不会面试)都抵不过别人。
但我那时并没有气馁,互联网的秋招既然已过,那我就从肯招大四的实习入手,天天在网站和公众号上看实习信息,一个个去投(简历经过前面网申时一次次优化),很幸运地抓住了一个实习机会,再经过面试(也是经过前面一次次面试后,更新优化自己的面试技巧),顺利开展了实习之旅。
为什么说这个很重要,原因在于,这种实习机会一般是公司某个项目组急着招人,发布的时间相对校招来说短,前来应聘的竞争者也少,拿到手的几率也就大大增加。当时与我一起面试的一共也才6个人,选中我的几率已经到了6分之1,这比校招几千人竞争几十个岗位来说,已经算是非常宽容。
而且一旦拿下优秀互联网公司的实习经历,即使不能顺利留下来,往后来说,凭借着这个名头,找其他工作的困难程度已经大大减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