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了 ,他来了,他带着网课走来了。随着网课到来的,还有老母亲我欣喜若狂的心情。熊孩子终于有事情做了,老母亲终于解放啦,最新的剧最热的瓜我来啦!俗话说得好,放假一周,母慈子孝;放假一月,鸡飞狗跳。好不容易熬到假期快结束了,又推迟开学了,熊孩子在家猖狂极了,网课终于终结一切恢复平静!
万万没想到, 我被现实无情地摆了一道,是我太天真了。网课一周后,我是在家看了个孩子吗?不,我是在家办了个学校啊!早上七点准时去“学生宿舍”喊小马同学起床,刷牙洗漱吃早饭,早上第一课——早读。“妈妈,老师没让早读!”“那昨天学的古诗你会背吗?老师让默写,不会背咋默写?今天的课文你不用预习一下吗?早读的时候读两遍课文不更熟悉些吗?”每天的扯皮战,老师不说就不做,能拖拉一点就一点。
八点半,语文课。能休息吗?能看剧吗?不能。你不在旁边,她就瞪着眼睛看,耳朵不知道去哪了,问她懂吗?懂!那重复一遍 ?不知道!怎么办,只能在旁边盯着。走神的时候,点点额头;互动的时候,提醒她回答问题或者朗读课文;重要的知识点给她记下来,等会再给孩子讲一遍。此时,我是一个纪律教学两手抓的语文老师。
接着是音乐美术之类的课程,孩子最喜欢。好玩又好看,上课不需要管“纪律”了,可是作业不想做。小孩子真的是世界上最爱“偷奸耍滑”的,老师看不到我就不做了,反正不是语文数学课,少画一幅画,少唱一首歌咋啦,又不会像语文数学一样学不会!被她的鬼才逻辑气死!小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多半是皮痒,打一顿就好了。可以吗?不!打完嚎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旷日持久,保管下午的数学课也上不了了。只能哄啊,“妈妈和你一起学画画,好吗?”“好啊,好啊!”同理适用于“一起学唱歌”“一起学武术(体育课)”......缺乏艺术细胞也得硬上,学得要认真,还得时不时按老师要求指点娃。心里默念:我不生气,我不烦躁,我学习,我快乐!
下午数学课,继续陪读。其实数学题目很简单,但讲解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个就是这么做的呀!”“怎么做的?”一眼就看出来了啊!需要过程吗?需要吗?需......要!还是要陪听的,听一听老师是用的哪种方法让孩子明白的。原来人类的思维如此巧妙。好吧,指导孩子写数学作业的时候就这样讲,成功进阶成小学数学老师,耶!
一天的课程终于结束了,坏了,忘拍视频了,赶紧拉着孩子补拍几张图片发群里。手忙脚乱搞定一切,孩子躺床上看会课外书,准备休息了。那么我呢?你以为迎接我的是心爱的手机、温暖的床吗?不,迎接我的是睡了一天元气满满的二宝!当然,这个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累吗?累!但是想想老师们,心态平衡了。 我们管一个神兽,他们管一窝。我们改一个人的作业,他们改一堆。我们辅导自己孩子,他们不光辅导孩子还得辅导家长。看到他们的付出,我们更应该坚持,毕竟网课是疫情下最好的教学方式了。前几天听闻教育部要压缩周末和暑假期间补课,我思索了一下,没有透露给家里孩子。我怕她听到了之后,哭得趴在床上起不来,影响上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