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帅,毕业后第二年进了一家做产品销售的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在工作上一直很勤奋,从来都是第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离开公司。这一点很得公司大老板的赏识。大老板也经常在开全体大会的时候,赞扬李帅的这种勤奋。
但李帅工作四年,一直没有得到什么晋升,原因是销售部总监一直不太看好李帅。李帅背地里经常抱怨,自己那么努力,深得公司大老板的赏识,可我每次想晋升,总监总是不支持,真是郁闷。
三十九岁的贝尔 ,是一位曾经获得过格莱美奖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他的演奏会门票一直都非常抢手。很多粉丝在听他演奏的过程中,总能被他那悠扬美妙的琴声感动到落泪。
有一次,在一个冷飕飕早晨,这位享誉国际的演奏家,用他那把价值连城的小提琴,免费为华府的一千多名听众演奏了6首经典名曲,总共历时四十三分钟,但令人诧异的是,他的演奏居然吸引不到观众,更没有人感动到落泪。
芝加哥大学的贝特兰教授和哈佛大学的穆勒纳森教授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一年之中,制作并发出了五千份简历,去应征行政、客服和销售员的工作。这五千份简历并不是完全一样,区别主要在名字和履历的优劣,即所有不同名字的简历中,有一半履历很优秀,有一半履历很一般。但当简历发出后,获得的回复率竟然跟简历的优劣程度完全不成正比。
我相信,看完这三个故事以后,很多人一定会产生三个疑问。
• 勤奋努力的人为什么得不到晋升?
• 琴声能让人落泪的小提琴演奏家为什么吸引不到华府的听众?
• 优异的简历为什么没有得到更高的回复率?
我把这三个疑问,总结提炼成了一句话:
为什么我这么“累”却没人“疼”我?
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创业家班·帕尔写的《引诱科学》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在这个分心的时代,如何吸引众人的注意力。之所以提这本书,主要是因为“为什么我这么“累”却没人“疼”我?”的答案就来源于本书。
很多人习惯性的思维是,我这么辛苦的工作,却得不到关心,主要是因为我做的还不够好;我的演奏吸引不到观众是因为我的演奏技艺一般;我的女友离我而去,一定是因为我哪里做错了···
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你从这本书的讲述角度出发,你会发现,事实并非这样。
很多人在遇到挫折时,会习惯性的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不否认这种方法有它的合理性,但如果仅限于这个方法就很容易以偏概全,忽略掉事物发展的另一面。
在《引诱科学》这本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人是很容易被颜色、声音、气味之类的因素吸引,这种吸引来源于安全感、好奇心的本能反应。当人确定没有威胁,或者好奇心得到满足后,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但有些类似的诱导因素却能给人产生较强的印象,这种印象会让人产生短期记忆。比如一段精彩的电影宣传片或一副电影海报。无论你是因为声音、画面,还是好奇心,只要驻足观看了,就会短暂的记住这部电影。
短暂记住这部电影以后,我们的大脑就会不自觉的留意这部电影的相关信息,并会去看这部电影,来满足好奇心。这个过程,大脑就会形成长期记忆。
长期记忆除了能让我们忘不掉以外,更重要的是它会在脑海中形成固定的思维框架,也叫思维惯性。这就像有人让我们去画一棵树,我们的脑海中一定会想,要先画树干,然后再画树枝和叶子。如果还要求我们给树上色,那我们多半会把树干涂成棕色,树叶涂成绿色。
这些不自觉的反应,其实都是大脑中早已形成的思维框架在起作用。
不同的思维框架决定不同的反应,就像同一件事情,不同人会有不同看法是一个道理。
再回到累死没人疼的这个话题上,如果我们期待疼自己的那个人的思维框架中,树叶是黄色的,而我们却拼命把树叶涂成绿色,那结果可想而知。
说到这里,我们再把上面没讲完的故事讲完。
关于李帅不被晋升的事,大老板曾经找过销售总监,销售总监说,李帅是很勤奋,这点不可否认,但销售团队有销售团队的规矩,就是一切以业绩说话,他业绩一直上不来,我就不能给他晋升。我相信,您一定不希望您的销售团队都是一帮溜须拍马、不务“正业”的人吧?如果我真让李帅晋升,这对那些靠业绩晋升的人是很不公平的···
从这个故事来看,大老板的思维框架是,只要努力勤奋就应该有资格晋升。而在销售总监的思维框架是,销售的主要工作是完成业绩,其他方面表现的再好,业绩做不好就等于不务“正业”,是没有机会晋升的。
这次的演奏是贝尔的一次大胆尝试,因为他不是在音乐厅里演奏,面对的观众也不是安坐在那里的慕名者。这一次是在华府的郎方广场地铁站里。这个地铁站是华府的重要转乘站,在那个早晨一个的小时高峰时段里,共有一千零柒拾个人经过他身边,但大家都以为他是一位头戴棒球帽、身穿牛仔库的街头艺人,除了极少数能认出贝尔的人会兴奋的驻足聆听外,其他人都没有停下来。
从这个故事的后半段,我们可以看出,贝尔不能吸引路人驻足聆听的原因并不是他的演奏有问题,而是他选择的时间和地点不对。试想如果你在着急赶去上班的路上看到这样一位演奏者,即便他的音乐再美妙,可能你也不愿花太长时间来聆听吧?
这个故事我想说明的是,当我们面对的群体在某个时刻或某个阶段的思维框架是赶快到公司打卡,其他的都不重要时,无论我们付出怎样的努力去吸引他们,都是极端困难和毫无效果的。
贝特兰教授和穆勒纳森教授通过对回复率数据的研究发现,真正影响回复率的竟然不是简历本身的优劣,而是简历上用的名字,因为每份简历上的名字都有明显特点,比如艾米莉、布兰达,这些都是白人常用的名字;还有些名字是艾夏、拉托亚、泰伦,这些都是非裔美国人常用的名字。在数据中很容易发现,即便是两份完全一样的简历,白人名字的回复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名字的回复率。
从这个实验故事可以看出,如果我们面对的目标对象是有种族歧视的白人,而我们又不是白人,那即便自己很优秀,也可能会出现,用人单位宁可用一个白人傻子,也不用你。
所以,有时候没人“疼”并不完全是自己有问题,而是目标对象选错了。换一种说法就是,我们的需求与目标对象的思维框架不一致。
说到这里,我们来做个简单的总结。
本篇通过拆解三个故事,分别讲述了三种现象:
• 勤奋努力的人为什么得不到晋升?
• 琴声能让人落泪的小提琴演奏家为什么吸引不到华府的听众?
• 优异的简历为什么没有得到更高的回复率?
以此引起大家的思考。紧接着文章又讲述了人类大脑中思维框架的形成过程,以及思维框架对我们行为的影响。
然后文章抛出三个故事的后半段。通过后半段的故事讲述,我们不难发现,三个现象问题的根源并不在当事者本身,而是反馈的目标对象出了问题。
最终,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
累死没人疼,不是我还不够累,是我期望疼我的那个人根本不在意我累不累。
稍等,别急着走,文章还没结束,因为写到这里一定有人会问:
我很怀疑我的主管不重视我的原因,就是你上面说的,他的思维框架是完全不 care 我所做的一切,所以我很难得到他的关注和提拔。
那请问我该怎么办呢?
其实办法有很多,但这里就不展开说,我仅从《引诱科学》这本书中提到的三点来说一下:
•惊奇
•简单
•突出
惊奇,就是打破常规
一个安静的咖啡馆里,突然走进一个活蹦乱跳的小丑,你会不被他吸引吗?我想是很难的。
试想,如果我们每天都以同样的装束、同样的工作方式、同样的业绩展现在同事或者主管面前,他们就会对我形成固定的思维框架,如果这种思维框架是好的,那还好。如果是坏的,那就需要想办法改变,比如李帅的例子。
在职场中,如果你一直不温不火,就不会有人重视你,原因除了自己确实不出彩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人已经形成了“你不出彩”的思维框架。想想吧,这一点真的很要命。
制造惊奇其实比较简单,比如身边的某位同事,突然改变了发型或者装束,一般都会引起大家的关注,这种情况就属于制造惊奇。但上面我们说过,人的思维框架形成于长期记忆,要想改变这种长期记忆仅靠惊奇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让大家印象深刻。
简单,让印象更深刻的方法
比如,我在职场已经给人留下了不温不火的印象,但我想改变。我观察一下公司,有业绩比我好的、有比我长的好看的、有比我学历高的,我是要超越这些人才能打破外界对我固有的思维框架吗?
显然不是这样。简单,要做的是让别人更容易记住自己。那如何让别人记住自己呢?
答案就是让自己更容易被记住。好像是废话啊?
其实不是,我们知道,人的大脑更容易记住简单的东西,如果你身上有很多标签,但每个都不明显,就不容易被记住。这就像当年的万科,做了很多东西,但真正被人记住的时候,是它专心做房地产以后。
我这里想说的是,哪怕你只有一个标签,只要这个标签是别人不具备的,那就比你有很多标签更容被记住。
突出,强化标签,形成长期记忆
上面已经说了,改变外界的思维框架仅靠一时的新鲜感肯定是不行的,还要通过打造个人标签来让外界记住自己,怎么让外界记住自己呢?除了简单以外,还需要学会突出简单。
突出,这里想说的主要是:如何让简单化标签带来的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然后再由长期记忆影响外界的思维框架。
书中介绍了一个15秒的方法,即如果你能在15秒内吸引住外界的注意力,就有机会改变外界的长期记忆。
这就像我上面说的电影宣传片或者海报的例子,如果15秒的宣传片能够勾起观众的兴趣,那接着用户就会在留意这部电影的相关信息,最后还会走进电影院去看这部电影,这个过程就让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记忆由原来的短期记忆变成了长期记忆。
回到职场中,如果我想打造演讲这个标签。那我除了要抓住公开讲话的机会外,我还要明白,每个听我讲话的人只会给我15秒,如果这15秒我不能吸引他们,不仅不会影响外界的已形成的思维框架,还可能将原本在他们脑海中形成的“这个家伙演讲能力还不错”的短期记忆抹灭掉。
所以,想改变别人的思维框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又说了不少,再来总结一下,此段主要是由一个职场需求:“如何改变我在别人大脑中的思维框架?”引出,然后通过:惊奇、简单、突出三个方法来讲述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最终,我要表达的结论是:由长期记忆形成的思维框架并不容易改变,但可以通过先引起对方的关注(惊奇),然后再呈现出对方容易记住的(简单)信息,最后再通过一定的方法加深他对这个简单信息的印象,从而实现影响对方思维框架(长期记忆)的目的。
本篇的内容确实有点多,如果你能看到这里,我还是非常感谢你的耐心。
当然光说感谢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我决定在本篇的最后,给大家来点更有用的东西。
结合累死没人疼和怎么改变别人的思维框架这两大部分,我提炼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逻辑方法,这个逻辑方法可以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那个不喜欢我的女生(或男生)喜欢我?
首先,通过累死没人疼的逻辑,可以作出一种判定是:对方不喜欢我的主要原因可能不在自己身上,而在对方的思维框架上。
基于这个判定,如果我想让对方喜欢我,我就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适应对方的思维框架;
另一种是改变对方的思维框架。
通过观察,适应对方思维框架的成功案例有不少,最突出的要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有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女主沈佳宜喜欢柯景腾,是因为柯景腾的帅气。但其实不是,因为在沈佳宜的思维框架中,她喜欢的男生必须要读书好才行,而柯景腾在不努力学习的时候,沈佳宜并不喜欢他。
当柯景腾开始学习,并且成绩还不错时,那个时候沈佳宜的内心会这样想的:“这种学习好的男生才是我喜欢的类型。”此时她的内心就没有这方面的纠结。外加柯景腾长的也不错,也喜欢她,所以他们就这样在一起了。这就是适应对方的思维框架带来的效果。
另外,看过这个电影的人一定记得,柯景腾借书给沈佳宜的那一幕,柯景腾的这个行为不得不说,让沈佳宜惊奇不已。然后,沈佳宜觉得有些亏欠柯景腾,于是想着该用什么办法偿还一下,想来想去,她决定就用她最拿手的学习来帮助他,以示偿还。这里更重要的是柯景腾竟然答应了沈佳宜这个简单而又单纯的学习计划。
如果我们从柯景腾的角度来看,并结合改变改变思维框架的三个方法,不难发现柯景腾用借书的方式成功吸引了沈佳宜的注意力(惊奇),然后他还答应了沈佳宜的计划——提高学习成绩(简单)。最后柯景腾还真的把学习成绩提高了(突出)。就这样柯景腾的表现彻底改变了沈佳宜的原有的思维框架,让沈佳宜觉得,这个家伙还是很聪明的,而且人长的也不错,是我喜欢的类型。这就是改变对方的思维框架带来的效果。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引诱科学》这本书中的一些思考逻辑还是蛮有意思的呢?尤其是最后这段的应用总结,虽然套用在一个我们都非常熟知的电影故事上有些不太严谨,但总体逻辑上还是可以自洽的。
如果有谁真的有这方面的问题,我不敢保证你用上述方法就能一定赢得芳心,但借鉴意义一定是有的。至少你不会因为对方的拒绝而自怨自艾,怀疑人生,因为你知道被拒绝并不完全意味着自己不行。
看懂了上面的内容,主动权就还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