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7749
1.
小学三年级时,家里在城市买了新房子后妈妈因为工作调动远赴海南。每个周末的晚上父亲要去学校开例会,家里瞬间就剩我一个人。小时候怕黑,我一个人对着偌大的空房子十分恐惧,打开每个房间的灯,然后自己蜷缩在被窝里动都不敢动。
每到这个时候,就开始无尽的思念妈妈,幻想她在我身边种种。四周的孤独和惊恐吞噬着我,眼泪奔流而下落在枕头上,就像长江呼啸冲进大海又融在其中。
那可能是我人生第一次知道孤独的滋味。可是,当听到父亲开门进屋的声音时,我已经睡着了——原本是怕父亲知道而假装睡着,后来闭着眼睛就那样真的睡着了。
从那之后,我才知道,孤独让人安静。
初中二年级,开始了人生罗曼史上的第一段暗恋。那个笑起来就像阳光一样明媚的男孩子,只凭着见面的相视一笑和一份年级前十的考卷就彻底占据我的内心。那些不为人知的怦然心动,那些千回百转的微妙心事,那些暗夜里如数家珍的小心翼翼,那些欲言又止的羞涩承诺。很久的最后,都被他微笑着一句“抱歉”冲击的七零八落。
年少的我自以为是的把这定义为“情场失意”,从此以后,小说里的悲伤情节写的全是我和他,歌曲里的撕心裂肺唱的都是我们的故事。可是我不敢说,不敢告诉别人这样一段失败的暗恋史,就只能很孤独的默默在纸上对自己诉说。风花雪月只关他,伤春悲秋为世人。
少年难免矫情,矫情必然悲伤。我自顾自写着当时自以为经典的字字句句,很久之后才醒悟,自己开始与文为伍,大概这就是开端。
从此始觉,孤独给我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2.
初中升高中时,我发挥的远远不如平时。勉强过了重点高中的录取线让我觉得异常耻辱,把这场考试看作生平第一次重大挫折的我,很久很久找不回初中轻松学就能拿高分的状态,几次考试都下滑后终于开始渐渐厌学。
我开始天天早上迟到,开始公然不带校牌被扣分,开始上课睡觉,开始和一群从前绝对不可能有交集的“坏孩子”风生水起。
可是,并不是我和他们一起喧嚣就会很开心——相反,白天我越是和她们一起张狂,晚上就越觉得空虚。我就像分裂成了两个人,一个哈哈大笑,一个孤独蜷缩。
我越来越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尤其是当初中的老友看到我这样劝说无效觉得与我绝交时,似乎全世界都抛弃了我。没有人能理解我,没有人知道我的矛盾痛苦。我和所有曾关心我的人距离都越来越远,深深的孤独感让我讨厌开始讨厌一切。
颓废着,却不想自己掉落。挣扎着,却看不到方向。那,是我整个青春期最暗无天日的时候了吧。
我躲进另一个天地,开始拼命看书,看所有对我有所启发的书。那些动人心弦的句子,那些悲伤又给人力量的故事,那些生动形象却又性格各有缺陷的人物,那些很多次听到却做不到的人生道理。我认真准备着一个又一个读书笔记本,抄下一段又一段我有感觉的句子,就这样慢慢将自己的堡垒建于群书之上。
直到现在我还无比感激当时倔强的决定,而不是荒废在玩和不正当的事上。这段青春的孤独日子里我学到太多东西,迅速长大,迅速变得更坚强。
高三时,我终于悔悟要为高考奋斗了。对我失望已久的父亲似乎看到了希望,动用人脉将我调到一个县级全封闭高中的火箭班里历练高三这一年。我抱着书走进教室时,竟然没有一个人好奇的抬起头看一眼——所有人都在埋头演算,根本没有任何人会关心除了纸笔之外的任何事情。我当即就惊呆了。沙沙作响的声音冲击着我的脑波,“考试机器”这几个字瞬间浮现。
很快,我就为自己的洞察力感到骄傲——考试机器的他们不会关心身边人,自然也不会太过信服年轻的老师。他们眼比天高,自以为是,扬言高分的保持不需要年轻老师来打扰,不需要励志班会的氛围烘托,不需要任何人的方法讨教。他们自私,他们势利,他们漠然。
那一年我真的没有交到一个知心朋友,只一日一日看着身边层出不穷的矛盾和浮夸,始终觉得不可思议。
我大概是班里最听老师话的一个学生。可是,次次倒数第一的成绩却丝毫不给我一点面子。我曾躲在操场乒乓球台后面哭的昏天暗地——像一只离群的孤雁一样一个人照顾自己的孤单和成绩的落后在那一刻凝到一起,变成深深的悲痛和苦楚。没有人会帮我,也没有人能帮我。我从未觉得哪一年,像那时一样孤独。
哭过之后擦干泪,接着走进教室,函数图像,单词短语。直到高考结束,苦尽甘来。
就那样,在孤独中学会自立,渐渐坚强。我开始学着将眼光放长,开始认真规划自己未来的梦想。我才知道,原来孤独可以给我给了我认真思考的时间,可以给我那么多成长的养分和向上的力量。
3.
大一的尾端开始认真投稿,将一封封满含深情的文字发到一个又一个编辑的邮箱。有次为了赶在截止日期前交稿子,一整天里我就只吃了三片面包。啃到最后,直想掉眼泪。
可是努力并没有换来理所应当的理想效果。就在憋着一股劲、第三次把稿子投给一个并不熟悉的刊时,半小时后就被编辑拍飞了。然而这不是重点——之前就已经连续一个月多收到各种退稿通知了。那一刻,巨大的失败感让我真的觉得自己再也不敢、也不想投稿了。
宿舍就在校园北部的大操场旁边,那晚学长学姐们自发组织的其中一场毕业晚会就在操场上露天而嗨,大家异常亢奋,热火朝天,就像过年一样。所有的室友都带着凳子跑了下去,只有我一个人还在电脑前噼里啪啦敲键盘,中了邪一样越敲心情越低沉。
快十点时,班里的学习委员在班群通知大家交作业。那个时候惊慌失措的我才发现原来存有计算机作业的U盘忘在了上午值班的党委办公室里。
宿舍区和活动区在校园被北边,教学区和行政区在校园最南端。犹豫了一下,我最终还是决定要一个人去行政楼拿回U盘。
许多人还在教学楼和自习室自习,校园的南半边静到和北半边不像一个整体。一半热,一半凉。一半安静如初,一半热闹非凡。
走到一个岔路口,暖黄色的路灯忽然闪了一下。突如其来的惊吓让我忽然就难过起来:热闹和孤独,颓废和坚持,我到底站在哪个端口?
十二点时,扣扣抖动了一下,是一个远在成都的文友哥哥:“有时候写东西写的真的很厌倦。”那一刻,我心里忽然开始剧烈的翻腾。没有人知道,我有多难受。
那,是我十八年的人生里从未感受过的孤独。前所未有,生猛直接,刻骨铭心。
可是,慢慢平复后继续上工——自己的所爱和坚持,不能放弃。就这样,厌倦着,孤独着,奋斗着,成长着。文学梦想的轮廓渐渐凸显,未来也似乎开始有了形状。我开始认真思考我想过哪种生活,想要哪种人生,想去哪些地方,想做哪些事情。也开始认真对着自己的承诺负责,努力执行。
大二时,与我五年感情的男孩丢下我一人飞去了日本。而这,仅仅在我们刚说好“一起去中国的大西北看看”之后几天的时间。我嘴上倔强的轻描淡写:天下之大,该随他去。暗夜里却一个人躲在被窝哭到不能自已。
可是,就算没有他,该去的地方,该执行的计划,还是要做的。我一个人踏实远去西北的列车,兰州,西宁,格尔木,西安。我拍着那些高远的天空和蓝净的湖水,踏着从未见过的盐湖和草原,吃着别处吃不到的特产小吃,说不出悲喜。
在西安的青旅里,认识一群很是特别的哥哥姐姐。有个哥哥骑行完了川藏线后又环了青海湖,一个很漂亮的姐姐从护士转行做了教师,远行过欧洲,还有一个哥哥自己边努力参加各种大学生比赛、边自己兼职出行,只身游遍中国。
我听着这些才华横溢却又依然拼命努力的人讲着自己的故事,一次一次震惊,又一次一次感动。他们都是只身一人,到达远方的路上没有牵绊、没有负累,看似孤独,却充实幸福。
我更加坚信,当你一个人时,你可以想任何你想思考的东西,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可以看任何你想看的风景,可以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4.
去西安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兵叔叔,半个老乡,如今在沈阳军区是军官。 我总开玩笑让他帮我在自己手下的兵哥哥里给我介绍个对象,所有微信聊的很好,他曾说:“从你那个年龄层次来说,你还是很厉害的,我姑娘要是大了像你我就很开心了。”
那一刻,从不会为了别人的夸奖而飘飘然的我,却忽然很感动。
人言优秀的人总是孤独的,因为身边的人跟不上他的脚步。只是,形只影单的人可能并不孤独。真正的孤独,是当你身处黑暗冰冷,有人想帮你、却没有人帮的了你的时候——你只有你自己。
第一次听华晨宇的蜉蝣,我就被深深震撼、打动了。“谁在夜色中都惶恐,躲在喧嚣中都寂寞,浩瀚宇宙中微妙的像一只蜉蝣,its far,its far away”。
人在什么时候最容易害怕孤独?大概是黑暗中吧。
当你伸手不见五指,当你辨不清四周。当你看不到光亮,当你触不到方向。你可能会视独身一人为耻辱,希望能有人拉你一把甚至拯救你与水火之中。
可是,孤独并不可耻,害怕孤独,害怕让自己陷入孤独才可耻。
倘若孤独有形可触,我定要为自己摆桌酒菜,邀它与我对坐。酌酒,放歌。长谈,大笑。
敬那些年的孤独。
一杯酒,一个人,一场与自己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