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外时间我敬若神明,不是对工作的亵渎而是工作外的时间是我的生活。
在我从事的行业中,能保障双休寥寥无几。为此,我挺感激现供职的企业,这也可能是传承“家”文化的兑现吧。年底了,中国人的“年底”大多都是指春节前的这段时光,这样的惯性思思维不知不觉新一年的第一二个月总不算新年新气象,而到了春节后,叹一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蹉跎了岁月懊恼了生命!
一年年的跨过一次次的感悟,不觉中春节在我心中只是一个节日,期待可能是因为它是国人情感可以最大尺度表达的时刻吧。
曾有机构调查过一个完整的家庭,成员之间一生的相聚时间。工作后仅有34%的人每年能回家陪伴父母超过30天,20%的人陪伴时间不足30天,24%的人陪伴时间仅有7至9天,而22%的人陪伴父母的时间竟然不到7天,也就是说进入职场之后66%的人常年在外不能陪伴在父母身旁。
看着这组数据我震惊又无奈,震惊是我没有意识到亲情缺失已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无奈是我也是一名在外工作多年的职工。我时常还拿自己的通勤作息时间打趣周围同事,说咱们在一起的时间可都比我和妻儿在一起的时间久的多,咱们这是“日久生情”情感坚不可摧。虽然近两年和父母一同生活,但我早出晚归的忙碌甚至和他们都说不上一句早安或者晚安!而妻子一度抱怨孩子一周都很难见到爸爸一面,早晨日我出门儿子未醒夜晚我到家儿子已经睡熟。每想起这样的情景总是一身负罪尽管百口也说不出个理直气壮的理由,也会一腔热血向前奋斗默默的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的……
过年,这个词何尝不是一个表达歉意与自我安慰的一个良机呢?专属于国人的节日,这里有标准的七天假期,尽情挥霍,是浪迹天涯还是荣归故里,请别忘了,那个来自大山深处的声音“啥是佩琪?
在朋友那看到了两句话这样说到:人生只有一次在这个世上有两种人是值得感恩与珍惜的,一种是没有义务却陪伴着你的人!一种是没有利益却惦记着你的人!我想前一种应该称作朋友,后一种应该叫做亲人吧!朋友或许没有但别忘了亲人!
儿行千里母担忧,放飞的风筝总是有一跟细线牵挂,无论风筝飞的多高多远线从来不断。
古有父母在不远游,今天子欲养而亲不待时间在走,年龄在长,不是来日方长,而是来日越来越短。
短暂的人生,不管你境况几度,记着背后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