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枕记

梅子青釉枕里藏着一汪雨水,是宣和三年暮春灌进去的。守库的老秦头说,每当天井里的西府海棠抽新枝,瓷枕内便会泛起层叠的潮音。

寅时三刻,值夜人瞧见库房窗纸透出幽蓝。推门查看时,见瓷枕表面凝着露水,海棠影子在釉面上碎成青萍。有萤火虫误入博古架,停驻在枕畔的刹那,竟在釉里红缠枝纹上灼出个针尖大的孔洞。晨起的老秦头俯身嗅了嗅,从那孔隙里飘出的,是宋时汴河码头特有的桐油味。

午后暴雨将至,青瓷枕渐次转凉。檐马在燥风中狂乱起来,惊醒了枕中沉睡三百年的积雨。小丫鬟擦拭多宝格时,忽见釉面下浮起串气泡,贴着鲤鱼藻纹游弋,每个气泡里都裹着半片前朝的虹。老秦头取艾草熏匣,烟雾触到瓷枕的瞬间,内里竟传出舟楫摇橹的欸乃声。

子夜惊雷劈开紫藤架,电光中瓷枕通体明澈如琉璃。暴雨倾泻而入天井,却见坠落的雨珠在距枕三寸处悬停,化作无数剔透的琉璃坠,叮叮咚咚缀满海棠枝。更夫看见有位黛衣女子虚影伏在案头,簪尾的珍珠正与瓷枕开片纹路严丝合缝。

五更鼓响时,老秦头发现瓷枕重量变了。枕底不知何时生出圈水渍,蜿蜒成《千里江山图》里的某段江流。他取铜尺丈量青釉开片,昨日还是七分三厘的冰裂纹,今晨已蔓出寸许新痕——恰似宣和画院某位学徒颤抖的笔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