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与“非暴力沟通”故事的第3篇记录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义相通,乐于助人。
有人用非暴力沟通理解自己。
有人用非暴力沟通改善人际。
有人用非暴力沟通改进工作。
如果你有孩子,会很好理解下面这个画面。
一位母亲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
【观察、感受、需要】“费力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
【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
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出期待他人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这位母亲就清楚地说出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求。换做是你们呢?你会说些什么呢?
来看看熟悉的描述方式👇
“你怎么这么不爱干净啊,每次都这样邋遢”
“你再把袜子乱扔,小心我剁掉你的腿”
“看到你的袜子横七竖八出现在不同地方,真的和你爹一模一样”
天啊!很熟悉很亲切吧?这就是许多人家里的“暴力沟通”。
那么,你都看到这里了,应该是想作出一些改变吧!今天才第三天,开始不晚。
·Day2·作业·
阅读·《非暴力沟通》第一章 让爱融入生活·非暴力沟通的要素和运用
1、读书笔记
【书里写】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① 留意发生的事情,清楚的表达观察结果,不判断或评估
② 诚实地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
③ 提出哪些需求导致那样的感受
④ 提出具体的请求,期待他人采取何种行动
【老师说】宝蕊老师从英文翻译与国内外文化差异的角度,提到了以下几点
英文翻译
“判断”的英文是 judgment,看法; 意见; 评价; 判断力; 识别力; 判决; 裁决;
判断力的高低与我们的生活体验有关,需要生活的实践,纯读书是无法准确的掌握。
“需要”的英文是need,需要; 必须; 特别需要; 迫切要求; 需要的事物; 欲望。
而非暴力沟通要素中的“需要”其实是期待、渴求“want”想要。
我们为了更准确的表达,应该翻译成“需求”。感受是主观的心理感受。是从自我的角度所看。每个人的主观感受一定来自需求。都会产生感受。
将心比心
我们常常觉得,体会给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可以采用“将心比心”,然而,“将心比心”存在误差,在于每个人成长环境,教养不同。“同理心”的方式需要暂时放下自己,走到对方的旁边,看他听他的世界。
误解的产生
误解是冲突的导火索,在于我们以为“体会”就好,但是只有在婴幼儿状态才可以这样做。婴幼儿的世界没那么复杂。超越青少年的承认世界,就需要特别注意,要有一个求证的过程,否则就是主观猜想,容易造成误解。
2、存在的疑问
暂无
3、刻意练习反馈
前几天妈妈的妹妹给她电话,她漏接了,直到今天都没有回复,是因为她一直忙着做家务,稍微有时间就是“赶场”打麻将,大家庭都在商议确定扫墓时间,而我的返程时间也将根据这些而定。于是,我采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
【观察】我看到几天前二姨妈就给你打电话,你因为当时在忙没有来得及接听,后来你是不是又忘记回电了?
【感受】二姨妈平时也不善言谈,很少主动联系,我担心她是不是有事情要找你解决,而是他们家里新添了一个小宝宝,会不会有事情求助你这个带娃娃达人呢?而且我们5号就要回武汉了,你们现在都不确定行程细节,我会很被动耽误工作的。
【需要】我觉得你不回电话有点忽略亲戚之间的联络,也让我疑惑你们是不是想要一起回武汉?我需要更确定的意见,更清晰的安排。
【请求】你方便现在就致电给二姨妈吗?还有其他几个姨妈,一起把你们大人的事情定下来,再确定爸爸那边的行程,我们内部就可以综合考虑返程计划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片段分享,我们来复习一下“非暴力沟通”四要素的过程:
① 什么是我的观察
② 我的感受如何
③ 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
④ 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最后,
说个非常现实的情况:
你有多久没能全神贯注的倾听你身边的人(丈夫、妻子、孩子、父亲、母亲)说话,体会ta的感受和需要了?今晚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