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泳梦游泳健身馆闭店跑路事件引发社会关注,众多会员遭受损失,维权人数达 400 余人,涉及金额近 100 万元,市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四方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已介入。
会员宋女士于 2023 年 10 月办理正体健身游泳馆家庭年卡,用了两个月就闭店。她从邻居处接手的卡也未被通知闭店,后转至人民路馆,前台补偿 4 个月时长,可 7 月改名 “泳梦” 后不久又闭店,卡内还剩近一年时长。市民吴女士 7 月初给孩子报 6 节私教课,7 月 25 日续 6 节,约定 8 月 1 日开课,结果未开就关门,且闭店前还在招收新会员、办理充值业务。泳梦健身工商注册为青岛康华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收款也是该公司。
记者现场看到,泳梦健身大门外房东通知显示,公司多次迟延交房租,每月 5 万元未履行,被限期清空。旁边还有泳梦健身告知书称寻求第三方接手。吴女士称联系不到负责人,消费者已报案并在市场监管所登记,盼退费。
8 月 5 日下午,四方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王先生称接到多起投诉,上午去店已联系不上负责人,7 月时负责人以培训为由不露面,现在不接电话。泳梦健身因欠房租水电费被强行闭店,维权消费者已建群。王先生表示所里高度重视,已向上级汇报,因涉及多部门将发函商讨解决办法。对于会员困境,律师刘乔乔建议先通过消协协调,无果则诉讼解决。
图片仅供参考
图片仅供参考
图片仅供参考
图片仅供参考
此事件凸显消费者预付费消费风险大。一方面,商家不诚信经营和突然闭店致消费者损失和不便,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如要求商家交保证金或第三方托管预付款,建立严格准入和资金监管机制。另一方面,消费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考察商家信誉和经营状况,签详细合同明确权利义务和退费条款,对商家异常行为保持警惕,避免盲目充值。各方应努力减少此类事件,维护消费者权益,营造良好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