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斥-《游戏改变世界》

引就是用来写废话的

  • 我觉得讨论这个话题很有意义
    这是我第四篇讨论游戏的文章了,后面还会有,尽管这个话题的文章貌似不是很受欢迎(很多人可能因为自己不玩游戏,但是周围总有人玩游戏吧)。我为什么花这么多精力研究游戏?一方面本身我个人是一个游戏迷,游戏于我有很深的情节,也对我个人的生活影响很大。另一方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玩游戏,有那么多人沉迷游戏,游戏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个东西影响个人的成长、人生轨迹,于个人而言不可谓不重要;孩子的成长又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期望和寄托,游戏影响家庭的幸福;每个人的成长、生活状态又关乎社会的进步,可以说游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命运。不吹不黑,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义且很严肃的话题。
  • 其实书中很多观点我并不赞同
    前面2篇文章里,我介绍了《游戏改编世界》这本书前两章的内容(后面几章主要是介绍作者怎么实现游戏化的,并不是我关注的重点),并用了魔兽世界这款游戏作为书中内容的例子。然而这并不代表我完全认同作者的观点。事实上我认为作者逻辑混乱,很多关于游戏的描述我不赞同,我也很反感全书“life is broken”的论调。
  • 写这篇驳斥的意义
    听这本书的名字,就觉得这是一本正向介绍游戏的书,书中也确实有很多诸如“玩几个小时游戏不要有负罪感”之类的话语。很多人可能稍微看了一下甚至只是听闻书名,就对于自己玩游戏或者制作游戏这件事有了很多心理安慰。我这里写一些我个人的不一定对的思考,希望大家可以摧毁由这本书给你带来的心理安慰
  • 我并不是要说游戏怎么不好,事实上我任务游戏只是一个内容形式而已,好与坏取决于游戏的内容。我只是反对作者的很多逻辑

作者并不理智

作者的很多逻辑十分生硬,很多“因为这样所以这样”。还有她介绍了很多正确通用的观点,例如艰苦能带来幸福、自我激励能带给人幸福等,但是千万不要因为她讲了一个正确的观点就认为她由此推断出的观点也正确,因为那个正确的观点和她自己的观点之间没有强关联,例如我可以在现实中自我激励嘛不一定要在游戏中。她对于游戏的态度也是近乎痴狂的,这或许是她逻辑不严谨的原因,对游戏的喜爱导致她不主观。介绍这些并不是咬文嚼字,而是作为例子证明作者的观点是基于并不严谨的逻辑上的。且看作者关于游戏重要的一段描述:

“我们会一直玩下去,直到将自己的能力完全榨干,或者直到通关。我们会认真对待游戏,因为玩一轮精彩的游戏绝非无关紧要---游戏很重要。

因为重要所以重要么?理由呢?书中有太多莫名奇妙的逻辑了。

  • 对于人们玩游戏片面的描述

“玩游戏,并不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而是为了主动让现实变得更有价值”

我真的不知道有几个人玩游戏是抱着这么上进的目标的...

reality is not broken

这本书的英文名叫做《reality is broken》,现实破碎,所以在迁徙到游戏中。书中这种唱衰现实的口调真的让我很反感,现实很美好啊,哪里破碎了?且看作者对现实状况的描述:

“在现实世界中,要到哪里才能找到像游戏里那样能完全活出自我、时时刻刻保持专注和投入的地方?要到哪里才能找到游戏里的力量感、英勇无故的目标感和团结一心的感觉?要到哪里才能找到游戏里那种有了成就之后的振奋和创造悸动?要到哪里才能找到游戏里在成功和团队获胜后心跳加速的快感?”

这些加入一个做有意义且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团队就可以得到,而且现实中获得的感觉更强力持久。现实中的正面情绪更浓厚、更持久。运动会上获得一等奖、期末考试这种成功够让你幸福一个学期,完成一次全马或者骑行到西藏此后的人生每次想到都会很自豪,与兄弟们一起打拼完成项目后的团队归属感、成就感大概可以贯穿以后的每一天的工作。事实上,现实中的幸福或许更拿获得,但是更珍贵。

行为的意义在于它的价值而不是它产生的感受

作者举了个例子,在《光环3》这个游戏中,玩家们一共消灭了100亿个敌人,达成了一个宏伟的目标。作者认为和这么多玩家一起完成这么大的一个宏伟目标这件事本身很有意义。理由如下:

“干掉多少个外星敌人确实没有价值,但和数百万人共同追求一个庞大的目标,这让我感觉很好、很有意义 。”

“”我们需要一种方法,跟其他在乎同一个宏伟目标的人联系起来,而不管目标本身到底是什么。”

你们能看出为什么有意义么?数百万人一起追求一个目标很有意义?有没有意义难道不是取决于事情本身?
现实也罢,游戏也罢,如果产生价值就是有意义的。几百万人在游戏中消灭100亿个敌人对这个世界产生什么影响?nothing。

我们追求成功是为了事情成功后的结果,不是为了追求成功后的感觉,感觉只是赠品。高中生努力准备高考是为了高考成功后的结果,更好的大学更好的未来,而不是为了那一个感觉。

现实中的艰苦带来幸福

作者的行文很神奇,花了很多时间介绍一个正确的理论,却在这个理论到她的理论之间的联系上吝啬笔墨。
她的第一个论据是艰苦之乐,艰苦创造快乐。这个没什么大毛病。作者认为现实不能很好的提供艰苦之类的原因有两个:

现实中的艰苦是被迫的和现实不够艰苦

为了生存生产生活资料是天经地义的,作者自己能不工作么?只要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艰苦完全可以是快乐。“现实不够艰苦”*不够艰苦难道不能自己寻找艰苦么?

游戏不是提供内在奖励的好方式

幸福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以及内在奖励提供持久的幸福。但是如何把这些正确观点转换到游戏有意义这个观点上我却没看懂。因为对于内在奖励的4点,现实是更好的获得方式至少游戏不是唯一的。

  • 满意的工作:
    游戏根本算不上工作,因为它没有产出。在游戏中消灭多少个敌人也没有意义。
  • 成功的体验,自己越来越强的感觉:
    游戏中变强的感觉是虚拟的,或者说这种变强毫无意义,更强的装备、更高的等级、消灭数亿个怪物都在下线后就会很快暗淡然后消失。但是现实中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功,这种成功本身能创造价值所以有意义,例如你的英语能力不断能提高、不断写作带来的写作能力提高、坚持锻炼带来的身体改变,这种变强的感觉有效期更长。
  • 与会建立联系、与他人建立纽带:
    游戏确实在社交上有其价值,但是有很多社交软件做的更好。而现实中那些真切的交流,游戏中是怎么也没法获得的,比如一个真实的拥抱。
  • 成为超越个人、影响持久的宏伟事业的一部分:
    如果“数百万人一起消灭了100亿个外星敌人”算是宏伟事业,那么万里长城算什么?三峡工程算什么?人类登月算什么?spacex的火箭回收算什么?游戏中的“宏伟”事业可以做为在现实中参加宏伟事业的一个模拟,有其价值,但是归根结底,它只是一种辅助并不直接创造价值。

游戏化有意义不代表游戏有意义

  • 将现实游戏化而不是大量玩游戏
    游戏化是有其一定的意义的,游戏的目标明确、实时反馈及时奖励都值得现实学习应用。但是这和游戏是两码事啊。作者认为人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了在现实中很难获得的成就感、团结一心的感觉。作者认为那些一天玩几个小时的人不要有愧疚感是毫无道理的。
  • 处于盈利目的大部分游戏并不那么友善
    客观的说,游戏只是一个媒体形式而已,完全可以做成教育游戏等完全正向的游戏,但是市面上的大部分游戏,出于盈利目的,肆意的利用“心流”吸引玩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读的书《游戏改变世界》,看到书中的一些案例才发现原来之前在TED上听过作者的演讲,当时就被作者新颖的观点打动。...
    StevenFU阅读 4,449评论 4 40
  • /A/ 逃不开的游戏 1 何为游戏 仅美国就有1.83亿活跃的游戏玩家,他们在调查报告中说,自己每周“固定”玩电脑...
    读饭阅读 2,632评论 3 10
  • 声明:本文的论据观点引自《游戏改变世界》这一书。 你平时是一个电子游戏玩家吗? 先告诉你,我不是,对于我的感觉而言...
    镜厅阅读 694评论 4 7
  • 梦惊醒,心悸动,久久不能平静,梦到了我的初恋——琪琪,你过得好吗?你也梦到我了吗?对你,我始终既怕又忘不了,...
    雪思琪阅读 347评论 0 0
  • 记得当年大学刚毕业后,去一个电厂去应聘工作,当面试我的技术副厂长问我对电厂的了解时,我不记得当时讲什么了,只记得脑...
    关土阅读 1,094评论 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