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中33期坚持分享第853天 2024.03.09 周六 晴
孩子要的不是说教,而是榜样。 《商业周刊》创始人金惟纯曾经特别喜欢给小女儿讲道理。
每当女儿犯错,他都会苦口婆心地说个不停。女儿从来不听,要么随口敷衍,要么叛逆反抗。
有一次,女儿准备从桌子上跳下来,他立马开口想教育孩子。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小时候不也是如此活泼调皮吗?那时候自己会希望得到怎样的教育呢?
于是他站在桌子上,跳下来,然后假装自己受了伤。又拿了一个鸡蛋放在桌子边上,鸡蛋从桌子上滚下来,“啪”一下掉在地上摔碎了,蛋液流了一地。
爸爸问:“鸡蛋怎样了?”“鸡蛋碎了!”女孩说。爸爸说,你跳下去也会像这个鸡蛋一样,会摔坏的。
小女孩立马露出害怕的表情,连忙告诉爸爸,我再也不想跳了。
金惟纯也慢慢明白,原来真正的沟通不是讲道理,而是从情感上共鸣,用行动去做示范。
在孩子的眼里,道理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的尊重和理解。
这让我想起白岩松谈论对儿子的教育理念:“关键看父母当着孩子做什么,而不是说什么。对孩子说的都没用,有时还起反作用。”
白岩松说,儿子一回家,看到自己和妻子在看书或者在运动,儿子就会跟着找本书看或者加入运动。
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儿子从小就养成了爱看书和运动的习惯,根本不需要家长唠叨。
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到,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孩子需要的从来不是居高临下地说教,而是一个主动的、建设性的过程。看见他们的需求,懂得尊重沟通,学会身体力行,永远比讲道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