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上节课已经说明了什么是细胞,不知道的可以去简书来看。这次,我们就来探究细胞的内部结构)
在这个万千变化的世界,有一个种群叫生物。生物的基本构成就是细胞,而细胞非常小,你的一滴血里就可以有2亿个细胞,可以想象一个细胞所占据的空间。那么,我们由细胞构成,而我们每天都在做着各种事情,吃饭、上撤硕、睡觉、学习。那么,这些事情是我们个体所做的吗?不不不,是你身体里的细胞在起作用!细胞需要营养、需要休息、需要活动、需要生长,你的个体才会有这样的举动。那么,细胞又是怎么活动、生存的?带着这个问题,进入细胞的世界吧!
首先,细胞是什么?细胞是最小的生物体,与环境互动最简单,从而生存的方式也更简单。那么他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秘密?
我来猜想一下:细胞也许与一个城邦一样,有一个城墙。并且它的内部有一个总控制中心,遥控着这所城邦的每个部位。应该有一种可以生产养分的机器,不然的话,这所城邦没法存活。如果能量过多,没有地方储存,就需要一个储存部门。当然,这所城邦也得有一个支撑的东西,现实的城邦在地上,不需要支撑,细胞会在不同的地方出现,没有支撑,所以内部也许需要一个支撑。
做出了猜想,就需要验证,那我们就来用真正的显微镜来观察真正的细胞吧!(先观察植物细胞)
mm……我来看看......先调到十倍......聚焦......哦!这个样子!再多看几个(几种)!............(观察中)
我先来描述一下我看到的:很多细胞均匀的分布在组织上,细胞之间有很明显的间隔,同一种植物的细胞都相同,但不同组织的细胞是不一样的(例如一个细胞的根与它的叶细胞)。植物细胞形态各异,六边形、五边形、不规则图形......。我在观察一个单独细胞时,发现它似乎有两层膜!并且在细胞的中心,有一个黑黑的圆球,里面似乎有什么很重要的东西。在看绿色植物的细胞时,它的周围都是一些绿色小点,中间似乎有一个非常透明而又饱满的物体,将那些绿色小点“挤”到了细胞边缘。
我把看到的与猜想的结合起来,经过了几次排除与老师、书籍的“洗脑”,得出了结论:两层膜的第一层叫细胞壁(起到隔离、保护作用,因为植物运动幅度不大,细胞之间非常紧凑,就需要一个“边境”,不然挤在一起,把你挤到窒息,懂不懂?你品,你细品......),第二层叫细胞膜(起到保护与吸收作用)。在那些“不重要位置”还有充满细胞的半固体—细胞质(可以使细胞具有稳定性与可塑、运动性)。中间那个深色球就是细胞的大脑—细胞核(起到指挥与基因密码的保护作用,控制着整个细胞)。那些看不见又饱满而大家伙就是细胞的能量储存地—液泡(也起到填充与支撑作用,但不是所有植物都有)。那些绿色小球就是植物独有的能量转换场—叶绿体(可以将光能转换为植物所需的能量,也就是糖分。但叶绿体不是所有植物都有)。我将显微镜放大至一百倍,看到有一些超级小的线,那些应该就是“线粒体”了,它们可以将能量之间转化为可吸收的物质(这里所要提到的是:叶绿体只能将有机物转为能量,但是不能直接使用,就好比吃牛,先要将无机物喂给牛,让他长大,再经过最后的宰杀、分离、切肉、洗净、焯水或者腌制、爆炒或油炸或烧烤、炖或煮或蒸、再装盘、点缀,好了,可以吃了)。
植物的探索完成了,那么动物呢?
依照我们之前的植物探索经验,走进动物细胞的世界!
(开门见山)
动物有何特点(相比较植物而言)?没错,会大幅度运转。这样就会造成动物细胞会以一种规范的图形来运动,就是圆形。生物运动就需要细胞快速运动,那么还需要隔离作用的细胞壁吗?不不不,不需要,要细胞壁干嘛?会形成阻碍地!那么,作为能量转化的叶绿体还需要吗?植物不能动,只能“被迫”在一个地方呆着,没有更多办法去得到营养,就需要光能来作为养分,以这一种方式来吸收营养。但是动物能动,可以有多种办法解决营养问题,直接可以吃到营养物质,所以不需要叶绿体的帮助。那么线粒体还需要吗?需要!虽然不需要有机物转能量,但是需要能量转养分!不然,你吃一只鸡,就让鸡在你身体里放着,干坐着?不不不,所以需要线粒体。
所以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与线粒体,比植物少三种物质。
当然,这是1级微观层面,如果从2、3级微观层面来看,细胞中包含的东西不止这些,多到你不可想象!包括植物、动物细胞!
好了,细胞世界畅游完了,你玩的开心吗?欢迎下次光临!
对了,门票可能会涨价,准备好钱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