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个他,也是初来此城求学的学生。而相识之时,我在遥远的南方小镇。炎热的天气和砖红的土地是印象里最能代表小镇的记忆。路边是随风飘摇的芦苇却不是芦苇的绿植,就这样,他用孤独又决绝的文字征服了我。其实我是心疼的,我总是对别人故事里的感情感同身受,并且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去暖化,这个就称作傻。
除了耳濡目染天涯海角的故事,还有武侠小说里生死相随的深情。一个人开始对感情的期待有多高,就注定了她以后的情感里有多被动和卑微。
那时候对感情的定位,更像春天开满花的山头,季节到了藏不住的心花怒放,阳光下的朵朵盛放着骄傲。我很是喜欢啊,喜欢大片的花海下,奔跑着。
十八岁的我,刚经历过高考。这个年龄在彼时的家乡,无疑是枝头的繁花夜晚的璀璨繁星,是找对象最合适的年龄了。一个懵懂不喑世事的妙龄少女,对世界的未知和对未来的迷茫,这些都会被介绍的对象一一抹去。学的好不如嫁得好,这种亘古不变的道理,说出来都难掩其悲。
我应该是见了一些陌生的同龄人的,我总是在对方身上看到退不去的稚气,举手投足间是玩泥巴的动作,言辞的交流直白到“我见了你,我们就在一起了”,仿佛见面都成了形式,而在见面之前,由于双方父母是旧识,看似就已注定了一切。我很难理解这种自我肯定的思维方式,甚至厌恶到,从此不相往来。
对,相亲面前,我虽然也难逃其咎。但,感情和爱情的遇见方式不应该是这样,不应该是我说不出一句话而对方也听不到一句声音就敲定了婚事。我用没有结论没有结果的分析方式去跟父母沟通,说一些语无伦次听起来好高骛远的想法和打算,最后是,年龄还小,等我长大一些吧,我再接受安排。
用现在父母的观点的,被我拒绝的人啊,都过得很不错,生意在家里也越做越大,家里有了三两个孩子,讨来的媳妇也很勤快,一家人幸福,其乐融融的画面感。我也感谢,感谢没有做选择,说不定现在不一定会有幸福呢,也说不定是鸡飞狗跳难捱的日子。性格如此,沉淀下来去照顾一个家庭,我还欠缺技能。
带着专心致志去了南方小镇,放弃学业的人,像突然不会说话的哑巴,所有在校园里的滔滔不绝,变成了另类鞭策自己的笑话。情窦初开,一度沉迷手机无法自拔。晚睡早起,通宵熬夜都不在话下,于是春节前夕遇到了回家在路上的他。
冬日的阳光暖到刺眼,他一身的黑色和雪地靴,咖色针织帽背着一个黑色背包。永远忘不了他摘下口罩时,深呼吸看向太阳的动作。这个人,我们是认识的吧,他对我笑。就这样,我第一次脸红的望向一个人原地伫立良久。
“好巧啊,遇到了你。”
嗨~话音刚出,就木讷的像个傻瓜。
加个Q好友吧,有空再聊。他还是微笑着。
嗯,好啊。
平日里爱作怪的小妖精被贴了符咒,定住了,声音也沉下去了,不好听,有些沙哑吐字不清晰。
这应该就是最初的印象了吧,他给我的,和我觉得自己的。
没时间见面的人,开始了夜不知宿的聊天。我对他所在的城市越来越充满了向往,仿佛那里永远是春天,四季花开。于是,第一次撒谎,吞吞吐吐的跟父母讲,要去大城市闯荡,要去见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