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拼命寻求认可的人得不到自由

我想我从来都不曾有过被讨厌的勇气。

人们总会用“善解人意”来形容我,而我算得上是一个讨好型人格。我比较在意他人对我的看法,也比较热衷于让他人喜欢我,这表现在生活中会是:我会在入职一家公司时,为所有同事准备一份见面礼;我会关注身边人的需求,并努力为她们制造惊喜;我会始终周到地对待每一个人,别人对我一分好,我便报以十分。

其实我认为这样没什么不好,因为我对别人的好,都令我自身收获到能量,我乐在其中。

但是许多时候,我也会因为全心全意的付出却得不到相应的回应所困扰,我很费解也很沮丧,为什么我如此对待别人,而她却不如此对待我?渐渐地我也想通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有的人可以很周到,有的人生来就比较粗线条,而我也不能因为无法获得回报就不再为他人付出,这是一种意识的强加,而我也不知道,我自以为的惊喜是否是别人需要的,也许他人也因此而困扰着。

看完《被讨厌的勇气》,我就明白了许多。我认可,我们所有的烦恼几乎都来自于人际关系,而对于我这一类的人,似乎这样的烦恼会更多,因为我们总是试图融入一切人际关系,但是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却学不会很好地自处,进而模糊掉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

在他通篇所引用的“阿德勒心理学”中,提出了许多让我恍然大悟的观点,类似于:我们的不幸都是自己选择的、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承认错误不代表失败、人生谎言教我们选择逃避、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也不要让别人活在自己的期待中、学会课题分离,不干涉别人的课题、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要活在当下、人生的意义,由自己决定......

我开始由此想起了一些事。

我有两个侄子,正值十四五岁的叛逆期,但实际上他们身上并没有表现出太超常的叛逆行为,只不过是学习成绩不好,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比较懒散,每天唯一的活动就是打游戏,家里人见此十分焦急,也包括我,马上就要来临的升学考试让我们开始忧心忡忡,因为我们认为,以他们现在的年纪和能力还无法走入社会。

所以为了引导他们,我建了一个只有我们三个人的小群,为了迎合他们的习惯,甚至还是在QQ建的,之后,我便开始常在群里“关心”他们的动态,甚至用一些奖励意图驱动他们勤快起来,不论是学习还是干点家务活,但后来发现,他们会对我“阳奉阴违”,甚至直接不接我的招,他们表示:做什么都可以,学习真的学不进去。其实我非常理解他们的状态,因为我也是个理科白痴。

也许大家也时常听到这样一些话:“你看别人家...”、“你怎么什么都不会...”、“别人都可以你为什么...”、“你看他那个样子...”等等,这在我们家也常常听到。

是的,我对他们有了同理心,也学会了倾听,渐渐地,他们会对我说他们的想法,分享他们认为有趣的东西,当然,我不总是能看懂,而他们也不总是对我说真话,从他们的表达中,我明白了他们何以至此的原因,但从阿德勒心理学的角度,追溯过去的因果是无意义的,他们应该面对眼前的难题。

不过我不再纠结于他们的成绩,我对他们说,成绩不代表一切,但是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诸如此类的道理讲了很多,但从他们的回答中我知道,他们现在还不懂其中的含义,而我也意识到,我似乎又在用大人的思维去介入孩子的课题。

古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也用这句话宽慰家里人,也许这也是表达“课题分离”的一种形态,但对于多数家长来说,接受这个观念难免会有一种不负责任的感受,但从孩子的反馈来看,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引导。

每个时代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世界,也都有他们的逻辑和纲常,我们所期望的他们未必能接受,而他们所寻求的我们也未必能理解,很多道理他们得自己去经历,去感悟,而那个道理也不一定是我们所理解的那个道理,总之我们要学会放手。

但我现在还是会去窥探他们的生活,比如成绩单发了考得怎么样?比如今天在做啥?比如最近交了什么朋友?我似乎十分迫切地想要了解他们,从而去找到与他们相处的办法,甚至想通过奖励和礼物去收买他们的顺从,可见我的目的是不纯粹的,我希望改变他们,但实际上有什么所谓呢?

很多时候,我们的意识形态决定了我们的所作所为,我所做出的一系列行动只不过是我自己的意识所驱使,与他们无关。也许我也在从他们身上寻求一种认可和纵向关系的满足感,这反而是我自己的课题。

人生的确不是与他人的比赛,实际上人们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是一种价值,我很开心我有两个健康且心思单纯的侄子,他们游戏打得很好,也有自己心中的道义,而他们正在全身心地感受他们生命中的每一个刹那,我看到他们既不活在过去,也不忧虑将来,他们只需要开开心心地度过他们宝贵的青春期,很多事情便就可以自然而然。

这时候的他们不会拼命想要得到他人的认可,他们是自由的,而我仍在向往自由,我想一定程度上,我也需要被讨厌的勇气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