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毕加索达利联展之前回忆的--题记
近代艺术史和文艺复兴后古典主义渐行渐远最大的一个标志就是艺术的人格化和绘画手法的创新,总结几个字就是观念改变。古典主义,巴洛克时期的大师在十五世纪就探索了现存的世界几乎一切可以用画笔描述的东西,柯罗把人类的穹顶画绝,成了“天空之王”伦勃朗探索黑与白的关系,当了个“黑暗王子”拉斐尔用砂纸把画打磨成人的肌肤般隽永,《西斯廷圣母》《雅典学派》里的肌肉饱满充实,鲁本斯提香米开朗琪罗在宗教信仰和某种忠诚的程度不同,仍从人的肌肉肌肤尝试到宇宙万物,画尽圣经罗马传说等一众经典场景....直到塞尚出现,现存世界的每一处每一角被一群素描水彩大拿画完,世人开始彷徨。
事实上油画在文艺复兴中期已经被发明,但被放在当今世人眼前的梵高莫奈毕加索马蒂斯高更和当时刚出生的油画相去甚远,如果把印象派的出现比喻成艺术史的新文化运动会显得极其可爱,在新文化运动前民间小说,明清文人已经开始使用白话文,当然白话文一直存在可以追溯到朱元璋大哥的圣旨,学习白话文是人人应该,而绘画注定只是一小撮人的玩物。
印象派进入世人视野大概是在1872年那幅日出印象被展出并受到公众,舆论哗然的讨论。评论家尖酸的指出这幅画就是个印象,这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艺术史,仿佛看到了毕加索,马奈....艺术史中技术的革新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但谈到观念的改变,使绘画艺术快文学,音乐一步而发展,我想要归功于莫奈,毕加索,达利,马奈等一众可称为人类之光的伟大先行者。插句题外话,我一直认为绘画艺术是人类艺术门类中进步最快,影响最大,最成熟的,绘画终究会领先各种艺术门类指引人类。西方文学写了几百年最大的革命无非是莎士比亚的造词,当然几百年来演变出形态各异的法国思考文学,英国严谨的用词,文人文学,美国硬汉英雄文学....中国几千年文学经历的大变革也就两个--六朝金粉气消散,古言古文无人读,改革掉了中国文学特有的奢华骈句,换来了千篇一律的白话文。总结下来并没有出现改变整个文学观念的作品,而艺术史的变革就显而易见的多。从具象到抽象,从线条到色块,从宗教到以人为本……
把莫奈引领的印象派成为艺术史的白话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塞尚的存在,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阿、 西斯莱、德加、科罗、莫里索、巴齐约无一不承接了塞尚的衣钵,所以称塞尚为近代艺术之父,正是因为塞尚的圣威克多山,法黎耶肖像等尝试性的作品影响了印象派各位大拿,使莫奈发现了瞬时的光效果对绘画的意义,从而启发了莫奈对色块的痴狂应用。
可以说此时的绘画艺术正在慢慢填补空白,使绘画艺术世界更加趋于完整,直到二十世纪,世界艺术史开始倾倒于西方,西方艺术开始辐射,几乎影响了整个时代的发展。
上一段是铺垫。现在出场的是毕加索。
1853年当第一张战地照片登上报纸,举世哗然了,这埋下了一个伏笔,这让新闻人知道,一张100k的照片所蕴含的力量。1970年左右战地照片的力量被美国人所熟知,一个裸体的男孩哭喊着穿越越南土地,荷枪实弹的美国军队在四周虎视眈眈。至此美国社会开始分裂,之前在电影作品,文学作品中的军人正面形象崩塌。回到二战,原子弹,坦克,吉普车后影响二战的因素是什么--格尔尼卡。毕加索的贡献在于,毕加索之前,世界改变艺术,毕加索之后,艺术改变世界。冷战后人类经历长久的和平,在这个和平的世界中,电影,绘画成为最有力的武器,向全人类输出价值观,而电影艺术的代名词--蒙太奇,就是毕加索发明的,终于景深镜头,场面调度,长镜头摄制开始融合绘画,音乐,摄影艺术,成为了终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