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计师的8段闲言碎语

阅读书目:《闲言碎语》

作者:周陟


《闲言碎语》

这本书是作者之前的博客文章集合,写的不是设计技能,是关于作者在工作设计体验中的感悟。

在我看来,书中的言语较一般设计师的文章来说更为“世俗”,但我恰恰喜欢这种世俗,这是我欠缺的认知。作为一个普通设计师,眼里往往都是图形、软件、视觉美丑,忽略了作为一名职业人、社会人所该知晓的潜规则和处事技巧。

一、设计师的发言权

很多设计师得不到领导或者公司的重视,大部分初级原因就出在不会发言上,不懂得维系自己的发言权。那如何做呢?

1、旁敲侧击

引导自己的发言逻辑,有针对性的回应对方的意见,不要过于直接的说话。

2、书面表达

想要获得发言权,要获得表达意见的机会。可以利用邮件这个渠道,把自己的建议做成每周邮件发给领导。

3、数据支撑

为设计和方案准备足够的数据,数据不但需要分析,还需要将数据精确,只有精确才能展示出严谨的职业态度,并且能获取更多的信任。

4、自我锻炼

想要得到尊重,首先要成为一个可以被尊重的人。作为设计师,其核心竞争力是:设计能力、设计管理能力、严格的执行力、良好的内涵、可以信赖的外表、综合知识水平、快速反应能力。设计师需要建立自信,而自信正是来自于自身的实力。

二、设计师的专业价值

设计师专业的价值是:1、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2、设计资源的合情理利用。3、有服务大众的同理心,创造搞笑、美观、环保、底价的产品。4、对用户的思考。

其实真正能够让你再公司级别获得话语权的能力不仅仅是你的专业,更多的是你的感染力和专注精神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

三、设计师的工资

设计师的成长中,价值回报的优先级是:时间>成就感>周边福利>工资数额。

四、设计师必须读书

设计师平时看图太多,使视觉神经主导了抽象思维,保持对于文字的敏感有助于提升口头表达与写作能力,因此设计师应该阅读文字类书籍。

对于书籍的区别,工具书是用来帮助记忆和查找的,火花集是设计师和团队的经验之谈。当然是的阅读目录不能限于专业类别,还要更广泛的涉猎,可以横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最后区分好类别用不同方法阅读和做读后笔记十分重要,阅读后的交流更利于自己知识系统的完整。

五、设计的技术资本

设计是有美学基础和市场需求的创造性传达,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手段。

无论什么产品与服务都是由技术的进步在推动,如果设计师不了解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就会很快被抛弃,所以应该保持对技术层面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性思考。

深入研究技术还可以拓展设计资源的占有率,获得更多的设计工具经验,结识更多技术精英,并在遇到困难时学会自己主动寻找资源,独立思考的习惯。

六、理智的耐性

理智的耐性是在设计预期何来的范围内,投入最优最多的资源创造出色的设计作品。

理智的耐性不单单能够帮助你在设计过程中稳定情绪,找到合适的灵感,也可以成为职业生涯中的重要进步因素。如何培养耐性呢?

1、反复修改自己的作品,在修改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就是耐心的开始。2、提高对自己的要求。3、职业地回复工作中的邮件。4、培养一个需要耐性的业余爱好。5、看淡短期利益。6、大度地接受批评意见。

七、设计中的理性与感性

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然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体。感性在于深入生活与普通人群,做出体贴的设计,体贴所有的用户,体贴自己的产品,体贴客户和老板。理性在于对待市场数据、用户调研的分析上,与技术、市场、运营各环节的双向沟通上。

在设计创作的时候保持感性,在进行分析调查的时候保持理性。

八、设计师的勇气

设计师总是缺乏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如何增加作为设计师的勇气呢?

1、挑战现状。勇于提出影响到工作价值的现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争取利益。勇敢的争取设计师的切身利益包括:职位等级的提升、培训机会、市场考察的机会、团队活动、基本薪资、奖金、项目奖励、其他补助等。

3、发表观点。不要惧怕,在任何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独特见解,提升自己在理论、管理层面的影响力,多写、多看、多论、多说。

4、控制情绪。说话前用文字形式整理一遍。在说话和发邮件前尽量多地删减形容词,保持第三者的口气。无论什么情况,别急着表达冲动的反驳,而是先听完对方的话,遇到任何问题,有限考虑解决办法而不是追究责任。


在本书最后一章还有关于设计管理的方法和经验,由于目前工作暂时无涉及,就没有再做分享。


摘抄/参考文献:《闲言碎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