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聊天最多的就是对孩子的教育,给她们好的教育,在好的学校学习,这些到底是不是关键,对孩子影响最大的究竟是什么?
行言教而更重身教 ,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父母在孩子面前不仅是一种权威,而且是孩子言谈举止标准的提供者,是具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力量的具体形象。 以教人者教己 ,父母要求孩子具备良好的品质和习惯,自己都应首先具备。
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并不是老师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父母三观不正,老师的教育也是徒劳。一对夫妻带着孩子旅游,买票时,妈妈只买了两个大人的。售票员说孩子看着个头不小,应该超1.3米了,也需要买票。妈妈不乐意了,说:我们家才6岁,谁家孩子这么点就买票啊!”
谁都知道,买票与否与年龄无关,只取决于孩子的个头。坚持原则的售票员,让妈妈带着孩子去量身高,果真超过了免票规定。
妈妈极不情愿地花1块钱买了半价票。往后排座位处走动时,妈妈开始小声叨叨: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上车时弓着点腰,非充大个,这下白花钱了吧,你说你傻不傻啊……”孩子蒙圈了,他一定不清楚,平日里给自己带来无数夸赞的身高,怎么乘车时就变得十恶不赦”了呢?
经过日积月累,这位妈妈表面上省了几十或几百块的门票车票钱,却给孩子种下一颗投机取巧”不守规矩”的种子;当着全公交车人的面,她不仅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更极可能造就一个爱占便宜的孩子。母亲的情绪,父亲的格局决定着孩子未来的宽度,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才是对孩子的负责。
前二十年也许我们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后几十年都要靠他们自己,我们做我们该做的,剩下的就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孩子的求知欲,源于父母对文化知识的态度;孩子的品德高度,基于父母的道德品质;孩子克服重重阻力的能力,源于父母的坚强意志。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才真正影响孩子的性格。
然而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是,拥有正确家庭教育的孩子,在成长的经历中,会显得比较单纯,甚至有点儿傻,会经常吃亏。所以看起来并不如”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过的舒服。
但是,放长远里看,这些孩子往往会发展得很好,取得很大的人生成就,生活也过得更幸福。
作为父母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孩子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