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的IBind框架

参考来源:高焕堂 B05_a_AIDL与Proxy-Stub设计模式_ok.pdf

一,Proxy-Stub的作用

如下图,Binder与myBinder之间多了一个BinderStub,这样子Binder的接口就可以保持不变,把开发的任务交给Stub,也就解耦了Binder和myBinder的关系。


image.png

二,Proxy-Stub之两层EIT结构

如下图,activity为了与service交互,必须借助于binder,按照下面的设计框架,activity端有一个binder的proxy,service端有一个binder的stub。proxy会编码并调用Binder的ontransact,BinderStub的ontransact会解码,并调用相应的接口(如图中的f1和f2)。从设计结构来讲,Binder就是大E,Binder的onTransact是大I,BinderStub是T。而BinderStub同时也是小E,BinderStub的f1和f2是小I,
myBinder的f1和f2是小T。这就构成了两成EIT结构

image.png
image.png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