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项目的成功是建立信心的关键,一个项目打不透,以后做什么项目都缺乏主心骨和韧劲。
一个项目做成了,以后做什么都精神抖擞,因为他相信天道酬勤,水滴石穿。
有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要找别人帮忙指点,没有问题了就做单动作循环。
2.思考一项新的业务,要从变现端开始考虑,其次是产品,最后是流量,而不是反过来,选择远远大于努力,变现的方式和规模即是天花板。
3.著名的将领粟裕,他带兵打仗有一个策略很有名,叫“积小胜为大胜”。
什么意思?它其实包含了两个很重要的选择。
第一,放弃不胜之外的手段。比如什么结盟啊、拉拢第三方啊、和对方谈判等等。一概不要,所有武力之外的控制手段都不要,就要一场接一场的结结实实的胜利。
第二,既然要每场都胜利,那就不能贪多求大。小胜利就行啊,一口一口地吃掉敌人。
4.有一家餐馆,它评价饭菜质量的办法很简单,就是等客人走了之后,统计每一桌客人剩了多少菜,分别是什么菜。然后根据这个再来调整饭菜的口味和菜单。
剩饭剩菜确实不会说话,但是又最诚实。
5.社交就是不断释放三个方面的信号:
第一,对对方的赞赏;
第二,对自己美德的呈现;
第三,表达出自己的需求。
例:“小姐姐,你背的这个包很好看,请问在哪儿买的?我想给我的妹妹也买一个”。
6.产品是价值的载体,通过引流获客,卖给其他人,赚取差价。
所谓找项目,就是找个价值的载体,同时想明白客户是哪些人,客户在哪里。
价值的载体可以是具体的产品,也可以是虚无的精神寄托。
价值千变万化,因此项目是无限的。
如果要衡量一个项目是否值得做,就看价值载体是否恒定长远,用收益减去获客成本后 能否满足自己的对收益期望。
7.“知识”和“知道”他们的不同就像天堂和地狱,存在天壤之别。知识从来都不属于现在,它总是属于过去。而“知道”永远都是当下的。
招式就属于“知识”,而达到“无招胜有招”的水平,靠的是“知道”,通过“16岁起,每天劈刀500下”而沉淀下的东西,做到总能应对当前发生的情况。
8.能力和机会是螺旋式上升的。
你有小能力时,能抓住小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能力会得到提升,之后会遇到更大的机会,然后你抓住它,在过程中,再次提升自己的能力。
9.内部在做产品时,领导经常要求我们不要去看竞品。
竞品往往只能告诉我们,用户有这方面的需求,但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以及最好的满足用户需求的方式是什么。
10.坏战略不是目标不诱人、不宏大,也不是逻辑不正确,而是找不到任何一个点是可以集中资源去优化的。战略它从来不是一个美妙的想法,战略其实就是集中资源做一件事的决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