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月亮与六便士

人生如梦,让我们枕着月亮

十几岁时提及梦想,你心中可能怀有一腔孤勇;二十几岁时谈起理想,你或许还能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三十几岁时,问你远方,你的目力所及是否已全是眼前的苟且?四十几岁时,再让你从月亮与六便士中抉择,你还看得见月亮吗?

一位家庭美满,事业顺利的证券经纪人,已经沿着世俗的道路走了半辈子,他的下半生,似乎注定继续湮没于熙熙攘攘的人潮之中。所有人都这么认为,包括他的妻子。但文章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却毅然放弃安逸体面的生活,抛妻弃子,远走他乡。人都猜测他受到女子的诱惑,在豪华的大房间里安闲享乐。实际上他却是在巴黎的一家破败的旅馆里正式开始他的绘画生涯。在这家臭名远扬旅馆的某个的房间中,斯特里克兰衣着破旧,胡子拉碴,整个人邋遢不堪。见证这一切的“我”简直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抛弃一切,只为了让自己陷入绝境?近四十岁的男人,突然追求起自己的理想,听起来就像是个笑话,可经过半生颠沛,他最终还是寻得了自己想要的。

相对多数著作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没有那么正面。他抛妻弃子,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他肆无忌惮的伤害对他予求予给的斯特洛夫,甚至拆散斯特洛夫夫妇,不是一个好朋友。他对物质上的享受毫无追求,吃饭仅为了填饱肚子有力气创作。他可以云淡风轻的评价自己的行为是“简直太没人性”“荒唐极了”的,然后做出更冷血的行为。他孜孜不倦的进行自己的绘画创作,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又似乎看透了一切——爱慕虚荣的斯特里克兰夫人,最终绝不会如自己说的那般穷困潦倒;外人眼中幸福美满的斯特洛夫夫妇,其实并不如他们表现出来的这般恩爱……

斯特里克兰像是尘世的旁观者,他轻蔑地看着一切,对它们做出最简单粗暴的回应。他拼命想要脱离尘世,他的灵魂向往着一片无法描述的神圣,可肉体却不可避免地受到凡尘的羁绊。伟大的灵魂有许许多多的缺点,在俗世中显得异常格格不入,他与人吵架,打斗,愈发地蛮横,暴躁起来,直到到达塔希提,一座远离尘世的小岛。在这里,一切回归自然,原始的生活让斯特里克兰暴躁的心灵得到平息,他所厌恶的尘世羁绊与绘画之间也找到了平衡。在塔希提,他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皈依,于临终之际创造出绝世佳作,却又把它毁掉了。斯特里克兰得到了自己追求的东西,他享受自己创造美好世界的过程,又毁灭掉自己亲手创造的世界,而这,也是他一向的行为作风。作品的销毁仿佛是一种涅槃,又像是伟大灵魂的不屈诉说——他不需要别人的认同!

大千世界里,多少人能像斯特里克兰这样,不顾他人看法,一心一意追求属于自己的月亮?大部分人活着活着就把自己给丢了。活成万千人眼中的模样,却再也找不回自己。或卖弄自己的才艺,或装饰自己的悲伤,希望得到每一个人的认同或同情。可实际上人们关心在乎的,只有自己,真正的感同身受少之又少。善良热心如蒂阿瑞,在讲述别人的困苦时,也忍不住提及自己。文中的“我”虽然同情德克的悲惨遭遇,但还是想逃离他、斯特里克兰和布兰奇乱七八糟的恋情。或许斯特里克兰从一开始就是明智的,他不卖画作,不在意他人的眼光,生活唯一的中心就是绘画,其他事情都是为绘画服务。他从绘画中得到满足,精神世界得以提升。于他而言,绘画本身就是一种美,他从绘画当中获得快乐,而其他的,他毫不在乎。

毛姆在创作的时候也是持这种想法的。他说,“我已经是老古董了,我会像克雷布一样继续写对仗押韵的道德故事”。彼时新时代的年轻人们踏步而来,抢占老一代人们的宝座。“我”却觉得他们学识有余,涵养不足。“我”坚持着属于自己的写作乐趣,在发掘素材时又像是一个游戏人间的看客,戏谑地看着所谓的专家们对外行嗤之以鼻,又希望外行们用金钱以示赞赏。看被埋没的天才在成名后,人们乐此不疲地制造神话,和天才攀上关系。看天才的儿子,巧妙的玩弄文字游戏,却弄巧成拙地给他父亲的崇拜者们泼了一盆凉水。看学识渊博的作家,如何乐此不疲的搜寻每一件使英雄颜面扫地的琐事,令人啧啧称奇……那么多衣冠楚楚的人,一本正经,装腔作势,道貌岸然地那么地理所当然。

作者笑看世间百态,把他们剖析得淋漓尽致却又不作一丝点评。他着墨出一幅平淡无奇的尘世凡景,又绕有兴致地看着人们在月亮与六便士之间徘徊。斯特里克兰在冥冥之中受到召唤,追寻心中的月亮,最终如愿以偿。斯特洛夫在追求月亮的过程中选择了六便士,这个毫无尊严的可怜虫,他最大的亮点在于眼光独到,能够辨识出天才之作,可他自己却成为了天才的牺牲品。布吕诺船长的月亮与六便士没有太大冲突,在经历波折后得到的月亮,让他比一般人更能理解天才的巨作。而亚伯拉罕医生和卡迈克尔医生的选择却又不免令人唏嘘不已——前者放弃的是后者心心念念想要的。亚伯拉罕医生在亚历山大港找到了自己的月亮,卡迈克尔医生因享有荣誉和财富而怡然自得。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选择,得到不同的结局。

文章中的“我”,作为一个新晋的年轻作家,想刨析斯特里克兰的内心,探寻他的精神世界,为其写一本传记。可事实上“我”与斯特里克兰接触并不多,更多的只是道听途说他的故事。在探寻他故事的过程中,“我”也渐渐成长,见到许多矛盾的人或事物,体验人间更多的千姿百态,看过更多关于月亮与六便士的故事,渐渐在斯特里克兰的选择中寻得了一片“明白”。就像文章最后,“我”看着斯特里克兰英俊得体的牧师儿子,不由自主联想到他另一个有着截然不同命运儿子于世界另一端浩瀚无边太平洋上快乐舞蹈的样子。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月亮。正如作者告诉我们,“做自己最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心平气和,怎么能叫作践自己?做一个有名的外科医生,一年赚一万英镑,娶一位漂亮的妻子,就是成功?我想,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

这世间无时不刻,都有人进行着月亮与六便士的抉择。有人选择了月亮,有人紧拽着手中的六便士,有人的月亮就是六便士,有人的六便士却是别人穷其一生也无法追寻到的月亮。有人带着六便士走了半生,却突然追求月亮;有人几乎追求一辈子的月亮,却在最后发现还是六便士最可靠。形形色色的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不管你在什么时候,选择了什么,这正是我们来到这个世间的意义。

欢迎来公众号 艾小阿书斋 坐坐,浮躁的年代,期盼在书中找到不浮躁的自己,让我们一起阅读,一起进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