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分享最近读过的三本书:《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好物》及《时装时刻1987-2007》。这三本书分别是关于如何整理思路、了解好物品及形成时尚穿衣态度的易读书。如果你同我一样,本着希望生活的更“美”更用心的初衷,希望下面的内容对你也有帮助。
一、《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先介绍下作者何人。佐藤可士和,日本广告及设计界知名的艺术及创意指导,UNIQLO纽约旗舰店的创意指导、U-T的产品设计、东京国立新美术馆的VI和标志计划设计者。
这本书实际上是佐藤可士和作为一名创意设计师在阐述自己自成体系的一套"工作思维模式"。一名设计师往往需要理解客户的需求,并将其精确的表达出来,而这本书所讲的"整理",其实就是在说"找到客户需求中最重要的部分、最需要精确表达的东西"。我把他的理论浓缩为一句话,即通过整理,让模糊的东西清晰化,确定优先级,突出重点的观点及需要呈现的信息,更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整理找到最重要的thing。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误以为创意人员及设计师是"天马行空"的创作,而阅读此书才发现,创意的基础来自于"整理",正如他所言,"整理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人时刻保持清醒的精神状态,以做出最迅速准确的决断"。
整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重点章节,空间整理,信息整理,思路整理,难度由易到难。空间整理的重点是设定优先排序,信息整理则需要先有观点,在导入观点的基础上,对信息做优点排序;思考整理则是先将混乱的思考转化为可以判断的信息。你看,实际上就是把思路整理转化为信息整理再转化为空间整理,最后就是确定优先级。
读完这本书,你会看到佐藤可士和是如何将自己的工作思维运用到生活的每一处,某种程度上再说得大一些,这也是他的人生哲学。想想看为什么人们常说一个人的房间情况就是他生命状态的呈现,混乱的房间对应着混乱的脑袋和思绪(简直就是我?)。
书中从讲他如何整理办公室、自己的钱包到和客户一起整理思路设计广告海报、设计美术馆符号等案例(麒麟极生啤酒、国立新美术馆)。我觉得这本书比同类型的日式书籍《怦然心动整理法》《断舍离》好看。
二、《好物》
以前看木心的《文学回忆录》里说,"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来做什么?爱最可爱的、最好听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无奈找不到那么多可爱、好听、好吃、好看的,那么,我知道什么是好的。"买这本书的起念也是希望能更懂得什么是"好的"。
《好物100》是日本生活美学家松浦弥太郎和伊藤正子合著的,整本书介绍了100个使生活变得更好的物品,从CELINE的皮包、FOX的雨伞到家居的陶艺摆件等。松浦弥太朗是日本杂志《生活手贴》总编辑,被评为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伊藤正子是造型设计家。我比较喜欢伊藤正子所持的观点,她认为好物是由自己精挑细选的物品,是历经时间过后仍值得信赖的物品,也认同松浦弥太郎的观点,"咬咬牙做一些貌似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私人投资,这种投资不仅指在股票方面,而选购一些有品位的好东西,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我投资"。
是这样的,我们应该慢慢养成自己的消费观。我本人更是在做了营销工作之后,发现所有品牌每年斥资做那么多广告,就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让消费者买单。那作为消费者来说,要知道自己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弥足珍贵的,减少"随便买买"的态度,精心去挑选品牌、产品,往小的说每一次购买你是在为自己选择生活陪伴物品,往大的说,你也是在为这个世界的品牌商业格局投票。
其实这本书上大部分推荐的物品对我这种工作不到3年的工薪阶层来说是unaffordable ,但没关系,看作者选择每样物品的出发角度也是件有意思的事情,这种角度不仅能帮助自己去选择大品牌,也可以慢慢培养消费习惯,意识到"挑选"的意义。另外,目前国内"消费升级",但群体的消费意识还在启蒙中,如何消费、买什么东西、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好的,其实是没有人教导的,这也是我认为为什么"网红"会在这个时代突然砰发的一大原因,部分网红其实是起了"导购"的作用。我相信日本在消费上肯定比中国更成熟,日本人的做事认真及用心的态度也表现在挑选物品的生活中。书很容易读,站在书店里也能翻完。
3.《时装时刻-1987-2007》
《时装时刻》这本书,被很多人视为"时装启蒙读物",整本书完整记录了作者黎坚惠20年的时装经验,作为一个时装编辑,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看点其实是黎坚惠对时装的态度。黎坚惠是双鱼座,同为双鱼座(我就很怂很软弱),没想到她居然这么"果敢",对时装、对事业都是一个很"要",很追求极致的人。
作为一本时装书,自然会介绍很多品牌,从Boy London到Chanel等等,但作者不是像百度百科式的介绍各个品牌的历史、明星产品,相反,她更多地表达自己对这些品牌的个人看法及品牌对她生活的塑造,正如她在序言中所讲“这是一本关于某个时空里的我、我所遇到的人、我所见识过的香港,而这几样都无独有偶地跟时装扯上关系。”我觉得她这句话倒是道出了工作与个人的关系,你全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工作也会带你去更远更宽广的世界,时装,其实是作者了解世界的最大武器。
另外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其他香港名人跟作者的往来书信、采访等,其中林奕华、张曼玉和章小蕙的故事都挺有意思,特别是章小蕙,这个曾经被媒体称作“买衣服买到两个男人破产”的尤物,她对物品的态度是“越用越有”。具体大家快去看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