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有一本书叫《我们仨》,写了自己的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媛的故事,先生一直是我忠爱的女子之一,拥有着女子的柔情,却更多的是坚韧和那腹满经纶的才华。
今天我写的这个借用先生的同音,来聊聊世俗中我们简单又快乐的组合,我们三。
人物:我的同事小张老师(一个95的小伙),司机师傅信师傅(一个63年的精神小伙,原因比我精神),以及每天漫不经心的我
起因:学校需要招生,莫名出现了这个组合
起初动力:招生一定数量,拥有奖励,小张每天的口头禅,咱两50个~
行情发展
事件一:
刚开始我和小张都不熟悉这个师傅,我心里琢磨着做人坦诚一点还是先了解下行情,小张一上嘴,我就懂了行情。前几天认真努力早出晚归,打打电话,开车走访,迎接家长,干的有模有样。
事件二:
“别在这说,咋出去说”师傅说话了,哈哈,原来我们可以增加信任,再一次了解行情,开启了一天天上班模棱两可的时光。 “这司机里面有间谍,说话得注意”师傅说,哈哈,原来我们是一伙的。
故事集
<一>“你别管咧”师傅总爱说的一句话,听师傅说,他已经开了很多年车了,以前开的那种大卡车,走南闯北的,知道哪里的面好吃,实在人的生活,一碗面就是最饱的享受和对胃的填充。
聊到北京,师傅说,北京去了太多次了,但是不知道北京城长撒样,每次都是去卸货,装完货就急忙的走了。
有太多的人都在为生活奔波着,很少看到旁边的风景,因为他们肩上有很多的责任,在这个社会中扮演的各种角色,有时候让人很难喘过气来。
<二>“你就说上哪去呢”师傅的常用语,感觉他脑海中就有一个活地图,他可以把一个目的地的路走出各种各样来,我们可以看见宫崎骏中漫画版的田野,两旁绿树,旁边田间小路。因为这条路不比市里的路,它不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