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阳光照进屋里,暖烘烘的。我窝在老家的旧沙发上,听着外面偶尔响起的鞭炮声,一下子就想起以前过年的那些事儿。
以前一进腊月,家里就开始忙活起来。我爸总会挑个大晴天,去集市上抱回一棵又大又好的白菜。那时候,白菜可是过年的“主角”。我妈能用它做出好多好吃的,像白菜炖豆腐,汤浓味美,喝一口浑身都暖和;白菜猪肉馅饺子也特别香,咬一口,鲜汁直冒。我妈忙着准备食材,我爸也没闲着,把家里那辆旧自行车擦得干干净净,准备去买年货。
到了腊月二十三,按老规矩要祭灶神。我妈会把又甜又黏的麦芽糖拿出来,说给灶王爷吃,好让他“上天言好事”。我和弟弟围着我妈,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麦芽糖,就盼着能快点尝上一口。我妈拗不过,掰下一小块递给我们,那甜甜的滋味瞬间在嘴里散开,我们开心得不得了。
大扫除的时候,全家一起动手。我和弟弟负责擦窗户,一开始我俩总是擦不干净,窗户上全是一道道的印子。我爸就笑着过来教我们,说用报纸擦,擦出来又亮又干净。弟弟调皮,趁我不注意,往我脸上抹了一把灰,我追着他满屋子跑,最后我俩都变成了“小花猫”,我妈在旁边笑得不行。
除夕那天,家里最热闹。一大早,我爸就把春联拿出来,我和弟弟在旁边帮忙递胶水、扶梯子。我爸贴春联的时候特别认真,歪一点都不行,还念叨着春联能带来一年的好运气。贴完春联,家里一下子就有了过年的气氛,看着就喜庆。
贴完春联,我爸就开始教我写福字。他握着我的手,一笔一划地教我,可我的手总是不听使唤,写出来的福字歪歪扭扭。我爸笑着说,只要用心写,歪福也是福。最后,我们把写好的福字贴在门上,虽然不怎么好看,但那是我们自己的作品,心里别提多有成就感了。
我妈在厨房里从早忙到晚,红烧肉、糖醋鱼、炸藕盒,一道道好吃的摆满了桌。我和弟弟在旁边馋得不行,趁我妈不注意,偷偷拿一块炸藕盒塞进嘴里,烫得直吸气,可又舍不得吐出来。
吃完年夜饭,全家人围在一起看春晚。那时候春晚的节目特别有意思,小品能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杂技表演看得我们眼睛都直了。看到精彩的地方,我爸会站起来鼓掌,弟弟兴奋得在床上又蹦又跳。
我最盼着的,就是领压岁钱。我爸把准备好的红包分给我和弟弟,钱虽然不多,但对我们来说,那可是一大笔钱。我把压岁钱小心地放在枕头底下,晚上睡觉都能笑醒,想着用这些钱买一直想要的小人书和好看的文具。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我们就被鞭炮声吵醒。穿上新衣服,跟着爸妈去给长辈拜年。到了长辈家,他们都特别热情,把我们迎进去,拿出好多好吃的。长辈们笑着给我们发红包,还嘱咐我们新的一年要好好学习,健健康康的。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总觉得少了点啥。以前过年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多好玩的,但是有家人陪着,每天都开开心心的。那些过去的春节,是我最宝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