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词集 | 李石 《朝中措》

飘飘仙袂缕黄金。

相对弄清音。

几度教人误听,当窗绿暗红深。


一声梦破,槐阴转午,别院深沈。

试问绿杨南陌,何如紫椹西林。

我其实对这首词的意思并不自信能理解到十分,写它的原因纯粹是喜欢它表现出来的意境和传递出的感觉。

前两句一般般。“飘飘仙袂”有点俗。“缕黄金”的意思我并不很吃得准,究竟是形容衣服像掺了金线一样美,还是把词牌名《黄金缕》进行了倒装,即意指《黄金缕》曲子。若接着后面一句“相对弄清音”来理解,则两种猜测似乎都说得通。但我还是觉得理解成衣服美比较合适,不然前面说到曲子,后面又讲“清音”,不免有重复之嫌。

从第三句开始就比较好看了。“几度教人误听”,我没搞明白是把曲子误听成了什么。但我的第一感觉是,“误听”并非有所指,只是形容在这样一个曼歌妙舞的时刻,人沉醉其中,神思恍惚,歌声听不真切罢了。

继而出现的后面一句,又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恍惚沉醉的气氛。“当窗绿暗红深”,这个句子好漂亮。当前面在说人神魂颠倒的时候,镜头慢慢摇向了旁边。薄纱窗外,红花绿叶,影透窗纱。上午的日头并不强烈,故而透进窗里的光影是“绿暗红深”。

第一段的漂亮是颜色和光影,而第二段的漂亮则是气氛。

“一声”不知是鸟叫还是琴声,总之在这片迷离静谧中,忽然一个声响把人惊醒了。醒了之后,只见槐树的影子已转移了方向,原来已经过了正午。(“槐阴转午”当是取自苏轼在其《贺新郎》中的“桐阴转午”)。此时再往更远处看去,整个别院依然一片幽深静谧(别院一般有别于主院,常常是为求清净而建)。

最后一句,又有些怡然自得了。“试问绿杨南陌,何如紫椹西林。”小径边纵然杨柳如织,又怎比得上西林园子里桑葚香甜呢!(椹念[shèn]时,意同葚。“紫椹西林”想必出自柳宗元《闻黄鹂》中“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

我很喜欢这三句,“一声梦破,槐阴转午,别院深沈。”节奏上过渡得流畅简洁,在视野上又有一个缓缓推远的过程。最重要的,还是它们所营造的意境与气氛,散发着属于初夏的悠然和安谧,又多一分温和与深远。

今天是李石的第二首词。我心里约略有了一点点感觉,就是他的用字都偏于简约、素净,整个节奏比较缓和,而意境含蓄收敛。如果说有的词是珠玉琳琅,有的如玉细腻温润,那么李石的这首词更像一块木质,沉静而温厚,甚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