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继续学习《论语》第六篇雍也篇。

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的啊!用一个竹筐盛饭,用一只瓢喝水,住在简陋的小屋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清苦日子,可是颜回却始终没有改变他谦逊好学的本性。这样的颜回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赏析:

在这一章中,孔子再一次称赞了颜回,这已经是孔子不知道第多少次夸奖颜回了,对于颜回,孔子从来都不吝啬对颜回高度评价。

颜回始终不改其乐,这也就是所谓的贫贱不能移的精神。颜回的穷与别人那是有所不同的,因为他仅仅是在生活上贫穷而已,思想上并不匮乏。

有些人不仅生活上贫穷,精神上可能会比生活上更穷,有些人看似穿金戴银很富有,却在为人处事中做着让人不耻的事。颜回虽然穷,但心中有道,穷却益坚。

做人一定要有一点精神,要有自己的信念,为了自己的理想,我们必须不断的去追求,即使生活仔清苦困顿也一定要自得其乐!

原文: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赏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讲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差别,他要求子夏一定要做君子儒,一定不要去做小人儒。

那么君子儒与小人儒的差别是怎样的呢?所谓“君子儒”是指那些心底光明正大、道德修养极其高尚的人,他们关心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活,更关心普天下人们的命运。他们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魅力的人。而“小人儒”指的是目标短浅,没有高尚的道德理想,不通礼法,品格一般的人。

所以我们应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做“君子儒”,勿做“小人儒”。

原文: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而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译文:

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得到了人才没有?”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做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来不到我的屋子里面来。”

赏析:

在现在社会作为一名好的领导人,也都是极为重视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的。在这一段中,孔子问子游的这段话,反映出了他对于举荐贤才的重视性。

在那个处于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各国诸侯都非常的重视接纳人才,举荐人才,尤其是能够帮助他们治国安邦的贤才,这些都是出于国家政治的需要!

比如说某大佬为什么自己的公司经营的那么厉害呢?就是因为他们知道找人才。若是想要把一个公司,一个项目做到极致,就必须有好的人才与你同心协力。

再比如刘邦为什么成功?刘备为什么成功?都是因为他们有一群可以舍命相随的众多人才相伴。

所以即使一个项目再好,如果没有真正的人才无论您做啥,都会很艰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