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之美(wm197049)
舍不得写这点儿字。直到它们发芽后,即使拍照也在晚上,因为不忍心。
对幼小的东西自来怜惜,小鸟儿也好,小猫儿也好。但是,看着小猫儿好奇地看着小鸟儿,心里难免折腾;要是,一日发现笼子没了小鸟儿,只挂片羽毛孤零零那里,肯定会看那小猫儿。听说过小猫儿偷吃小鸟儿的事儿,心里不是滋味儿。从此不养了猫儿,也不养了鸟儿。两位可爱的物件儿打起来,你会向着谁呢?鸟儿自来可爱,猫儿自来好奇,好奇的吃了可爱的,迁怒不得,谴责有余,虐的是心呀!
养了一缸鱼,静静地。养了一盆花儿,静静地,叫它随便香不香。养花儿,不忍拔那草儿,草儿也是可爱的,花儿不嫌弃草儿,草儿不抢花儿的光,这最好。鱼呢?自在花架下幽幽,游游。看它们了,就存在,不看时候,也不打扰你。鱼没几秒的记忆,乐虽快,随便忘记,不像那树,砍伐后还要伤口处流许多液泪,那是哭泣,也是谴责。
相比较,人是可恶的。
大自然已经有了足够的色彩了。什么季节什么色彩,什么色彩,又是主色、辅色、配色和谐,看不厌,看不恼。前段日子,这里已经春天艳得够呛,隔壁县里冬天还赖着不走,攀了那路,翻了那山。身上冷了,眼睛却暖了。霍!真美。
山沟里,冰泛着阳光,水擦边儿溜着。山梁上,光秃秃,光秃秃理所应当。路边还是黄草恁高,白桦树立着,灰色路伸着,黑野猪烂泥里打滚儿,花牛们百无聊赖,咀嚼着草儿。
这就美,人们非要自己搞块儿布,自己瞎画。画得生硬,那是心里僵死的景,抿几块儿到了布上。
同样的,大自然的声音多美了,风刮,水流,草摇,树摆,鸟儿鸣,虫儿叫……山石被晒得滚下坡,也那么合适。人呢,非要自己做个声音不可,管弦笙箫,瑟琴钟鼓……隆重又不美丽。
画也好,乐也好,就成了少数人捉弄多数人的工具。
爱自然,愿被自然捉弄。
播下种子的时候,心情的喜悦也播下了。日日淋水,就在睡前。不能多,怕种子受累,也怕土面板结。不能少,知道那种子在土里,就是襁褓中的孩子,它们需要水,需要营养,也需要安静。淋着水,盼着,愉悦着,心里的种子发芽了,土里的种子涨大了。
泥土开了小小裂缝,仔细看时候,下面星星白点点。想让它们看到阳光,又怕阳光灼伤它们,盖了黑色帘子,想着土里欣喜的生命,午休也甜美。
晚间,勇敢的几个已经钻出尖耸的手臂。用一个字,就是“锐”,几分傻乎乎,几分怯生生,几分可爱,几分怜惜。就像鸟巢掉地上的雏鸟儿,也像母牛刚落地的犊子,湿漉漉,油亮亮。
最贴切的比喻,就是孩子。
生命之初,初始之美。没法儿形容那褐色温湿的土缝里,钻出了两片叶子,伸臂待抱的娃娃,尚有余温的禽卵。这时候,它的颜色是渐变的——随着时间变,你能看着它们变深,变浓。小面柔嫩的杆儿,白得透亮,透明感觉,似乎又有纤维坚强在里面,叫人试图摸,又不忍摸。试图舔,哪里能呢?
就咧着嘴,眯着眼,呆着看了。
世界如此细微,世界又如此伟大。那小小一粒种子,终于蜕变,终于升华,终于华丽转身,幻成了这一棵小小的树!上面两片叶子,中间洁白的杆儿,下面也有,纤纤弱弱的根。一棵微型的树,一丁丁可爱的生命,但是,它完全可以是朵花,是株草,是丛灌木,是乔木,是参天栋梁!
生命就是如此来的。生命就是如此神奇。
心里诞生了,感恩。感恩这风,感恩这阳光,感恩这水,感恩这土,感恩一旁偷窥的人。人倒是感恩这点点绿色,感恩这生命的启迪了。小小一粒生命,简易一款圆盆,捧手里,说不出的暖,说不出来的重。
就是孩子,孩子就是一切的珍贵,又饱含了无数种可能。爱它是什么?就是让它静静地,它能感受你的静静,你也享受了它的静静。即使淋水,也垫了倾斜的纸板,让水滑下来,悄悄浸润土面。即使挪动,也使劲儿轻轻地,即使……
呵呵,窗后这个做作的人呀。
初始之美,初始之神圣。(wm197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