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少无知,见群友执烟,气度自若,便效之。初尝烟草,微苦,继则甘,入肺入骨,日久成癖。自此多年,烟不离手,晨起饭后,劳累困乏、忧愁怅惘,皆以一烟慰之。久而久之,烟已为日用常物,非为快意,乃为习惯。
世人每言戒烟易,劝人弃之如敝履。然其味唯烟民自知:烟之为物,既能解忧,亦能销魂。欲断不易。稍试弃之,心神不宁,烦躁如附骨之蛆,夜不能寐,食不知味。
今岁已长,每抽一根,已无昔年畅快,反觉喉苦口干,心下微痛,抽亦无欢,不抽则空。人谓烟可解忧,我知烟乃忧源。此中滋味,冷暖自知。
戒烟非一朝一夕之功,欲速则不达。强自割舍,反致气血不调,终日郁郁。吾今不敢妄言决绝,惟能少抽一根,便算与己宽待。或曰,何以为戒?答曰:非为长生,亦非为他人,只是不欲为烟所困,终身沉溺,失却本心。
烟非洪水猛兽,然若一日无烟便不能自处,是为奴矣。吾愿余生,不为物役,亦不自欺;能少则少,能止则止。若有一日,真能弃烟,亦非为立志图强,不过忍无可忍,自然而然。
思烟如伊人,虽痛,亦可舍之。
(昨日已有小成——一个时辰最多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