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每天总有离合悲欢上演,不远处,又徒留阳光向暖。 ——题记
小时候,有个梦想,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想着,把受病魔缠绕的人们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就像一位英雄似乎拯救了世界。这是一个女孩的梦。
长大后,才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的。有时,英雄只是我们幻想出来的。而医生有时却只是救了人命,却没有拯救人心。而偏偏在我看来,心比命重要。
所以,我不愿也不甘心成为一名默默无闻的白衣天使。
这个冬天,北京很冷,而一个人的北京更冷。这个冬天,遇见了模拟新闻发布会和最真实的自己。这个冬天,终于有勇气大声告诉世界:我要做记者。
或许,只有刺骨的冷才能让深藏在心底的火焰燃烧起来,去照亮前行的路;或许,只有深埋在心底的才能迸发出惊人的力量。关于梦想,很多个夜晚听着歌看着无尽的黑暗想着心中的梦想,后知后觉地流着泪。
我不喜欢安逸也不甘于平凡,所以,我爱做梦。
任思绪回到那个边陲小地,那个位于祖国大西北的存在着很多争议的地方——宁夏,我的家乡。在这里或许可以找寻到这个梦的足迹,看到时光里的那个女孩。
初一,一本胡一虎的《我是谁》让我了解了凤凰卫视,这个号称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驴使的媒体,也让我对记者产生了兴趣。之后,杨澜的《一问一世界》,白岩松的《幸福了吗》更点燃了我心中的火焰。于是,我在心底许下一个梦:成为一名记者,成为像普利策口中那样的记者。但那时的我还很幼稚,很懦弱。那时,关于梦想,我很少去提及,也害怕去提及。梦想,明明就是个装满了沉甸甸金子的包裹啊,怎么就不敢光天化日之下拆开呢!怎么就得跟个盗了物的窃贼一样战战兢兢!怎么就非得在深夜时才敢小心翼翼的拿出呢!整日的怀揣着它,佝偻着背,迈着小碎步,生怕一个不小心掉在地上,暴露在众人面前。于是周遭唏嘘一片,而我只能呆呆伫立一旁,连弯腰拾起的勇气都不曾有过。都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或许连圣人都无法做到吧!
时光荏苒,我渐渐长大了,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开始想要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记得韩少功在《夜行者梦语》说过:一个古老的传说是,人是半神半兽的生灵,每个人的心中都活着一个上帝。人在谋杀上帝时,也就悄悄开始了对自己的谋杀。那时,我疯狂迷恋着他。那时,我突然明白,十几年来的生活,我从未真实走心过。那么,不走心地生活很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呢?与其这样苟且生活,倒还不如去做一名医生呢,至少医生还能挽救人的性命。
是的,我们都是一个个不一样的个体,如果可以表达,那便是一种独特,不是吗? 我未曾了解你心中的上帝,你也不曾了解我的。可如果我们都开始表达自己,那个界限会不会被缩小?其实,真正的理想者是不要求理解的,甚至压根儿不在乎理解。于是, 我顿悟了,放肆地挣脱了内心的枷锁,想要无所顾忌地去追逐心中的梦了。即便,我知道这个梦对我来说还很遥远。那年,我高二,正是青春期懵懵懂懂的时候。那年,有同学问我:记者这个职业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我说:每个记者肯定都有自己的燃烧点,而对于我,记者这个职业最令我神往的,让我一直停不下追逐的脚步的是它让我有机会走进一个又一个伟大,平凡而复杂的心灵。我渴望用笔,用心去传达一个时代的声音,不期望有人铭记,只许内心洒脱。
一个人的旅途是艰难的,特别是孤独的人。
其实在这样的一个年代,每个人的文字和表达都应该被珍惜,因为电子化的东西已经太多了!北大有一位教授曾说“活着,却不知如何表达,这或许是现代人最大的一个困境。”我其实是同意这样的说法的。有太多吸引我们注意力的地方了,我们变得浮躁,夸张,不知所云……但其实记者最难的就是坚持,那些码字改稿的日子,那些风里雨里节日里不放假的日子,我实在是不想过下去 ,可是总有一种力量拖着我往前走。
我知道,即便我永远都不会出名,我永远都不会放弃。
我知道,即便遇见迷茫,我心依旧向往。
北岛曾说:“少年时我们都有梦,有文字,可后来酒杯碰在一起,听到的都是梦碎的声音。”
那天,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我一个人行走在北京的街道上,秋风卷起片片落叶,路边的汽车呼啸而过,整座城市灯火通明。
转眼间,来到北京已经三个多月了。17岁,大一,正是迷茫的年纪。
一路上,我边走边回忆着三个多月来的生活。三个月来,生活很平淡又很惊喜,但似乎始终缺少什么。
做志愿时郊区的荒凉和城市的灯红酒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或许就是北京的魅力。 北京,这座城市人很多,幸福的很多,不幸的更多。但是,幸福的人没有一个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不幸的人也没有一个想要离开。北京,中国的大熔炉,四面八方的人蜂拥而来,甘愿俯首,不问前程,默默赶路。
风一点一点地钻进脖子里,我裹了裹身上的单薄风衣,一个人的北京,真的不好受。
秋天是个残酷的季节,非比寻常,总是让人伤心。秋天,总要带着余夏的装束强撑着,让人无枝可依,无欢可言,无乐可享,让人心凉凉,泪汪汪。
鼻头早已酸酸的,但眼泪却始终不愿落下。 校园里的银杏叶洒满了宪法大道,一个人的北京,因为有梦,所以我不愿去哭泣。然而,眼泪还是不争气的流了下来,这是三个月以来最真实的泪。习惯了故乡的春风凛冽,冬日时寒气煞人,细想来,在北京,其实还算温暖,毕竟有那么多人昼夜不停的温热呼吸,有那么多颗跳动的心脏。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不是孤单一个人,因为还有那么多人和我一起为了梦想,挤啊挤,爬啊爬,盼啊盼。
看着星星在暗夜中闪烁,看着路灯在四下无人的街熄灭,看着红着的眸子暗了,看着电话粥越煲越凉。一次次我问自己,我在北京是在假装和谁一起悲伤?这不是我梦寐以求的北京吗,我怎么哭红了眼眶?
那天,遇见了模拟新闻发布会。那天,我再一次无所顾忌地把丢失的梦想捡了回来。那天,似乎所有的幸运都遇到了一起,11.8日记者节也是第一次真正地近距离接触记者。
那天,穿着正装看着许多人来来去去,相聚又别离,我明白了:这一个人的北京。北京就是这样,也只能是这样,任凭夜色中你怎样哭泣呐喊,第二天醒来后还是要恢复成最完美的自己。然而,我说过,繁华都市从来都不适合我,我爱自由,我想要去流浪。做一名记者,带着笔和相机还有自己的心去流浪。那么,这样,北京怎样关我何事呢?
我关心的就只是我的梦,那个关于记者的梦能不能实现而已罢了。
这个冬天,遇见了模新,遇见了最真实的自己。十七岁,我还年轻,很庆幸我有一个很美的梦,更欣慰的是我愿意用接下来的年华去把它变成现实。
趁年轻,去奋斗。
这个冬天,因为有梦,一心向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