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宝典】第10式:问出好问题

【拆书宝典】第10式:问出好问题

拆解书籍:《学会提问
RIA片段:http://book.douban.com/people/ponder8/annotation/20428922/

怎么问出一个好的问题呢?

四步走

  1. 先定问不问?
  2. 再定怎么问?
  3. 提出问题。
  4. 评估答案,还要在再问吗?

真的要问吗?

一哥们儿爱看莱昂纳多。今天他网上和别人吵了一架,吵架原因是莱昂纳多到底有没有资格拿奥斯卡。吵了两个小时,结果就是不得不晚上加班完成任务。夜宵吃饭找我吐槽,倒不是吐槽奥斯卡和对立影迷,而是觉得自己好没用,因为他觉得自己浪费了太多时间在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争论上,自己却把正事耽误了。哥们自问自答:“你说我是不是贱?还是我没啥大事做,要是一分钟几百万,真没时间为了这点事花费一下午。”

这个片段来自『你的精力分配决定了你的层次』,在《学会提问》中,也用了一个章节来说明:提问之前最好先问一问“关我什么事”

真的要问。怎么问?

问题来自于内心的困惑,而困惑来自于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观点上的冲突。因此要提出一个好的问题,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1. 弄清楚内心的观点是什么?
  2. 弄清楚外部的观点是什么?

观点=假设+论题+论据+结论

因此,弄清楚观点,挨个问以下问题就可以了。

  1.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2. 理由是什么?
  3.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4. 引入了哪些假设?(区别价值观假设描述性假设
  5.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人身攻击谬误、虚假两难谬误等等)
  6. 证据的效力如何?(证据来源有 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研究报告 等等)
  7. 有没有替代原因?
  8.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9.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忽略了?
  10.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这么多问题啊。看完我都不想问了~

这10个问题逻辑上非常严谨,大部分资讯、文章、书籍抛出来的观点都禁不起这样的推敲,而我们也很难直接去向作者求证,获取进一步的讯息。因此还是需要我们自己查找资料,去解决自己提出来的问题,这个过程可能是耗时又耗力的,甚至有些问题,我们是找不到答案的,至少科学还做不到解释所有的现象。比如:

以前在读《对伪心理学说不》的时候,我陷入过一段困惑期,心理咨询室采用的方式方法 与 心理科学好像相去甚远,但是它有时候真的很有效,谁是对的呢?
  后来我想明白了,科学回答不了所有的问题,所以哲学、宗教等思考方式依然大行其道,它们虽然提供不了科学的解答,但是它们给问问题的人以安定、安全、安稳的感觉,这是它有益的一面。同时由于这一类解释不受可证伪性的约束,各种体系横生,所以有时候也会滋生极端思维,为各种文明、种族冲突埋下隐患。
  因此对待不受可证伪性约束的理论我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它在自己身上起作用,也不代表它在其他人身上也有效。

所以最后我们又要回归到了一开始的那个问题——真的要问吗?真的还要问吗?
  如果你觉得说:『OK,这个困惑,我不在在意,我可以接纳自己没有弄清楚这个问题』,那就没有必要深究了。只有那些我们真心在意的问题,我们才需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找到真正的答案

拆书小王子Panda
2015-12-07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