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量池思考(三)
品牌定位在哪里?
品牌定位再好,如果没有明确的产品支撑、准确的场景切入、实效的广告投放,那么这个定位很有可能是空中楼阁,无法支撑一线营销,带着气流量增长,沦为别人无法理解的产品。
一、场景
精准营销、社交营销、原生营销……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一个新的营销词汇所安利,而这两年大家听的比较多的一个词汇就是「场景营销」。
这让我想到一个很经典的案例:宿务航空「雨二维码」
香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阴雨天气,宿务航空就抓住「下雨」这个场景,吸引大家到阳光明媚的地方旅游,即利用防水喷漆在大街上喷二维码广告,平时看不见,一下雨就显形——菲律宾阳光很好!如此恰好地曝光怎能不打动人?
最好的场景营销就是在用户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一针见血,直击内心,这和做产品的思路是一样的,都是在分析人。
如果说产品即品牌,品牌即流量,一个好的产品就能带来好的流量,这和场景密不可分。但是很多人会把一些小需求说成是场景,这很危险,比如之前和一个做实体花店的老板聊天,他跟我说我的顾客中多数是男生为女朋友买,他们很懊恼节假日也记不住也不知道买什么,我就为我们的会员将他们特殊的日子和节假日的情况都做提醒,他把这种情况和诉求称为购买的场景。
不得不说这其实是个误解,场景是当用户看到,当用户接触到,内心感觉这就是我想要的,是去搭建的场和景,而不是诉求。如果花店老板在情人节当天在情侣多的地方以花为主题做一个“送给我身边最美的孩子亲手做专属永生花”,本来亲人节可玩的就少,打发时间做有意义的时,这就是你搭建的场景,是此时此刻最能打动他们消费欲望的产物,是你站在了用户的角度,去思考在这样的场景下真正的诉求。
二、赋能
在营销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产品正在往体验售卖方向转型,消费者从接受者变成了创造者,触媒场景由单数变成多个,将会为产品创造独特的品牌情感连接与体验。这是产品为用户赋能,用户为品牌赋能的路径。
麦当劳在二次元进行了深度的内容共建,把线上的内容与线下门店场景进行深度绑定:比如定制番外、正片植入、角色代言重量级新品、打造杭州主题店、粉丝参与“圣地巡礼”,定制版麦乐卡发售。一系列成功的IP推广让线下普通快餐店摇身一变成为网红店,引发粉丝的疯狂追捧,促进销售转化,成功打造品牌文化标签。
产品、用户、媒体作为整个营销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三个部分,都在经历自我颠覆和重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