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1月24日
20日早8:33我们(票价199.5元)从太原乘动车12:03到达天津站。熟车熟路我还去上次来津住过的那个宾馆。
在出地铁站的上行滚梯上,我左上边有个打扮貌似农村的60来岁的老太太,拿个特别大的行李包裹(估计行李比滚梯台阶宽),随着滚梯的上升,包裹就一部分悬空在外,挤占老太太站立的地方。突然老太太站立不稳了,向后倒退两蹬,正好退到与我并排的位置上。
说时迟那时快,我下意识地一手抓住她的右胳膊,阻止她继续往后退的脚步。由于老太太重心已经向下,我也被带着往下倾斜。但我并没有放手,而是右手使劲抓住滚梯扶手,左手更加用力抓住老太太地胳膊。正在僵持阶段,我前面的老公又回过身来,用力抓住了我的左胳膊,终于把老太太身体扶正了。
滚梯上到顶后,老太太没有恢复平静,仍然惊恐万状,不知该说什么好。只对我说:我很少乘滚梯,不会乘啊!我说:多危险啊!以后可要多加注意。
说实话刚才要不是我死死把她拽住,她顺势倒下去(后面没人)后果不堪设想。望着她吃力扛着大包的背影,老公对我说:你是把她拽住了,如果你没拽住,她真的“滚梯”了。还容易把你讹上呢?不能说你推的,也可以说你给碰的。我说:不排除这种可能。
我想老人为什么喜欢讹帮助她的人?除了个别人属于道德品质不好以外,还有就是老人和小孩一样,不服老(小)好逞强,不愿承认自己的衰老了,认为自己还和中年人一样,什么都能做,而且能做好。一旦做不好,出了问题,就想推卸责任,没办法只好嫁祸于人啦。
我当时真没想那么多,完全是下意识的出手相救她人。想想也有点后怕,不是怕老太太讹我,而是怕如果我没拽住松了手,老太太顺着滚梯倒下,磕碰着后脑勺可咋办?我的举手之劳却遏制了一场恶性滚梯事件的发生。
虽然老太太没有对我说什么感谢的话,滚梯上乘客也很少,没人看到我救人的“壮举”。但我心里却为自己“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行为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今天是儿子考研特训营报道日,儿子已经到了,我们住在同一个宾馆。中午我们三口人在附近一家饭店吃的团圆饭。老公已经有十个月没见到儿子了(儿子暑假没回家),父子俩见面都很高兴。
儿子说:在群里(家庭群),看你俩一天换一个地方,游览速度有点快。你们这岁数适合慢游,搞那么累干嘛。我说:我们也犯了中国人目前的通病——急急急、快快快。多快好省地把旅游任务完成。
这些日子路走的有些多了,我膝盖滑膜炎病累犯了(轻微的)。僵直的腿走平路还行,蹲下起不来、起来蹲不下。尤其上山下山,一瘸一拐的,老公都得搀着我走。
老公说:看你走路慢的象六七十岁的老太太。我说,身体好的六七十岁的老太太都比我走路快。嗨!身体这个东西和金钱一样,都不能攀比。
我给旅游还要加一条建议,就是和自己身体情况相近的人一起去游。出门大家都是图高兴,谁也不能拖累谁,谁也不能将就谁,那样对谁都不公平。象我这样的体能体质,是不能与热爱并擅长徒步的朋友们(即使是同龄也不行)一起去旅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