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把大成敦煌展的第三集,也就是下集给剪了出来。至此,这个系列也已经做到大概30分钟了(四舍五入下,11分钟 + 12分钟 + 10分钟 = 33分钟)。而其实这也只是大体上做完了,其实还有一些零零星星别的素材还能再凑10分钟出来的。这也是我第一次对一个展览下那么大功夫来弄。播放量啥的我觉得不用太去计较,能够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做点事情就已经挺有意思了。或者也可以说,尽管敦煌不需要我来给它吆喝,但毕竟自己能够为它做点什么,也有一种自豪跟荣誉感。
而经历了这次的展览及其后续之后,我觉得我可以再去找下一个了。比方北京现在还没有结束的“如是莫高”。这可是这类展览的天花板了。即使是光从门票上说,也是如此:
辽宁沈阳,“山海有情·大漠鸣沙”,免费
深圳南山,“大成敦煌”,98元(全票)
北京,“如是莫高”,128元(全票)
所以说要追着敦煌跑也还是得有点经济实力才行的,我就是跑个南山来回都得400块了,更别说追到北京来。
下午的时候我还想着能够做两个事儿的,一是这个敦煌展的第三弹,另外一个是更新一拨我的微信公众号。但其实等我把卡巴拉那边更新完,就没时间整敦煌的事儿了。所以在吃了晚饭之后我把文案啥的落实好,等回到家里才能有条件再把它落实成视频发出来。
卡巴拉那边我把过年那段时间忙活的那本书又翻了出来。半年之前,在我出发走了这几乎2/3个中国前,就在忙活卡巴拉的事情,这东西还得接着做的。我其实对能够在这东西里挖掘出多少宝藏来是充满兴趣的。就像晚上在直播时候我说敦煌就是个无尽宝藏类似,就一铲子一铲子下去,越挖会越有趣,也会越挖越觉得想挖。
早上的时间依然是给了牛津拉丁语那边,基本上还是先花半小时左右疏通一遍课文,该落实的文字落实下,然后稍微歇口气就开录。而今天的第28章我估计也是第二册最长的一章,没有之一。我录出来的时长是有1小时零10分钟的。而好消息是接下来的我大概浏览过,至少第二册不会有这么长的课文了,甚至到第33章,也就是最后一章的时候它只有大概别的章节一半那么长的。
明天开始将会迎来牛津第二册的决战之周,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在周末的时候能够把剩余的六章正文全部录完。而这一趴结束之后,可能就可以稍微调整下节奏,练习跟语法点啥的就稍微悠着点来吧。
而且到那会儿,我的下一个大招又来了:赶在十一到来前,我们再去一次泉州吧